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走…
1998年以来中国近代社会…
图解近代旗袍发展史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
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
近代日本文教体系重建分…
边缘焦虑·国家主义思潮…
皮锡瑞的“《春秋》非史…
近代粤海洋商业文化论
最新热门    
 
论近代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的共同价值取向及相互关系

时间:2009-8-8 16:41:33  来源:不详
太多实质性的影响。民国初年,中华民国教育部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采用注音字母案》,以行政手段推行国语教育,同样进展缓慢。只有到“新文化运动”展开后,在“国语的文学”渐成气候的情况下,“国语运动”才得以迅速推进。
  在传统文人的写作中,文学(诗与美文)的写作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构成了中国文人的“正经”的事业(经术、政事、文章)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文学语言的变革,近代的语言变革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会是相当肤浅的。而只有表面变革的语言变革,不可能是成功的语言变革。
  在梁启超等人的语汇里,有“传世之文”与“觉世之文”之说。许多知识分子在报章上写时文小说时,使用的是“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的报章文体;而文集文章,则使用的是与传统文人的诗文创作没有实质区别的文言。就诗歌而言,正如有学者曾经指出的,晚清以用俗语入诗、学习民歌语言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语言变革,其实是以前中国古典诗歌反复实践过的路径,并不具有太大的现代意义。因此,从整体上讲,晚清的语言变革只涉及到文人文章中很小的一部分;就文学而言,只是传统文学中的边缘部分。这正是晚清的语言变革不彻底的地方,也是其最终没有完成语言的现代转型的原因所在。只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当语言革命涉及到传统文学当中的“传世之文”特别是涉及到文人的诗歌创作时,才算是触及到了中国语言传统与文化传统中最核心的内容。而当汉语文学特别是诗歌彻底摆脱文言文系统而使用新的白话语言时,古代汉语的整体结构连同它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传统才轰然倒塌。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