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从小说《五行神话》说阴…
让你了解的风水小知识《…
簡、帛《五行》天道思想…
从简帛《五行》与《礼记…
郭店楚简《五行》的心术…
论“天人合一”对《三国…
两套西游故事的扭结——…
“以意逆志”:从儒道佛…
对《西厢记》中张生的形…
论《太平广记》对《云溪…
最新热门    
 
对《五人墓碑记》所涉事件的再认识

时间:2009-8-8 16:42:22  来源:不详

【关键词】 丙寅诏狱 匹夫之重 激于义而死

  高中时学习张溥撰写的《五人墓碑记》,深为苏州市民颜佩韦等五位烈士仗义抗暴、慷慨赴死的英勇行为所感动,其“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社会价值和“激于义而死”的高尚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近日读明史,详细地了解了事件的原委,对这一事件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一事件是由“丙寅诏狱”引起的。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魏忠贤的操纵下,天启帝朱由校下令将周起元、周顺昌等7人逮入诏狱,把他们全部害死了。因这一年系农历丙寅年,史称“丙寅诏狱”。
    周顺昌,字景文,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任福州府推官,擢吏部文选郎,因忤魏忠贤被逮,死于狱中,时年43岁。明崇祯元年(1628年)得昭雪,谥忠介。周起元被罢职时,周顺昌写了《赠周公罢归序》,极力称赞周起元,并讥讽苏松巡抚、阉党毛一鹭,遭毛记恨。魏大中被逮路经苏州时,周顺昌置酒饯行,并将女儿许配其孙子,还当着缇骑的面痛骂魏忠贤,魏阉听说后深恨之,伺机整治。明天启六年二月二十五日,朱由校听信苏杭织造太监李实的诬陷,下诏说周起元、周顺昌等7人俱属东林邪党,着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
    三月十五日傍晚,缇骑到达苏州。黄昏时分,吴县县令陈文瑞带着公文来到周顺昌家,周顺昌急忙换上囚服迎接。随来的县役上前扭住周顺昌,陈文瑞厉声喝退,与周顺昌相揖入门。周顺昌让家人熬了一锅粥请陈文瑞吃,陈文瑞哪里咽得下,闻讯赶来的亲友无不呜咽。
   十六日清晨,周顺昌拜别了家庙,便随同陈文瑞走出家门,被押到巡抚衙门。周顺昌在家乡时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士民们都涌到抚衙前想拜谒他,以至于“骈肩塞途”。巡抚怕人多有变,把周顺昌转到县衙关押,士民得知消息后,又都簇拥到县衙前,久久不肯散去。
    缇骑们定于十八日开读圣旨,按照常例索要重金。周顺昌囊中本来只有7钱银子,已将3钱资助了朋友,只剩下4钱。他对缇骑公然勒索很气愤,厉声说:“我这七尺之躯,今日已交到你们手中,一钱也不给,看能把我怎么样!”他的亲朋好友怕他途中受苦,私下募集了1千两银子,交给了缇骑。缇骑得寸进尺,又扬言不多送银子就要在路上害死周顺昌。缇骑的话传扬开来,聚集在县衙的士民群情激愤,嚷成一片。有一个平素怨恨周顺昌的衙役不知深浅,对人说:“真痛快,不想周爷也有今日!”话音未落,就有人抓住他的头发说:“我们都很愤慨,你为什么偏偏称快!”一旁的群众争着向前,拳脚相加,几乎把他打死。
    十七日,到县衙探望、声援周顺昌的士民更多,大家望着他平和的面容,听着他忠正的议论,无不潸然泪下。
    十八日,天空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前来探望周顺昌的人更多。中午时分,周顺昌被从县衙押解到察院。一路上,士民夹道执香,哭声震天,许多人呼喊:“愿救我周爷!”巡抚、巡按、苏州太守、吴县知县的轿子被挤得难以前行。好不容易到达察院,大门还没有打开,人们已经将察院团团围住。察院毗邻城墙,许多人爬上城墙,城上城下遥相呼应,喊声不断。周顺昌怕出事,四面揖拜,请大家散去,但无一人肯离开。巡抚毛一鹭命打开大门,群众随同他们一起拥入。几位秀才迎着毛一鹭说:“今日人情如此,明公难道不为自己的千秋声誉着想吗?何不据实奏闻,请皇上开恩,周顺昌不必解往北京,由抚、按勘治。”毛一鹭见人情汹汹,只得漫声以应。周围群众高声响应:“周爷若死,民亦不愿生!”
    缇骑见毛一鹭被几个秀才拦住,说个没完,很恼火。一名缇骑厉声喝道:“今日事与秀才有什么相干!”另一名缇骑则将刑具摔在地上,大呼:“囚犯在哪里?”有的缇骑还举起棍子要打秀才。群众见状,怒不可遏。这时,一个叫颜佩韦的人从人群肩上窜过来,擘手夺过缇骑的棍子。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四人接着也跳上前去,群众随他们向前拥挤,势如山崩潮涌。这些平日仗势欺人的兵士吓得东奔西窜,想拼命逃脱群众的围攻。颜佩韦他们扭住一名缇骑,大声喝问:“此旨从何而来?”缇骑非常恐惧,生怕说错话被打,便如实回答:“实非皇上诏旨,出自魏公之手。”颜佩韦等喊道:“逮人不是皇上的旨意。大家一起痛打传假圣旨者!”群众闻声响应,高声呼喊,揪住缇骑,劈头盖脑地痛打。缇骑见势不妙,抱头鼠窜。有的逃进厕所,有的爬到屋顶上,有的藏到荆棘丛中,但都被群众搜出痛打,他们不停地叩头,哀求饶命。有一人一脚踢在一名缇骑头上,屐齿刺入脑中,当时一命呜呼。还有一名缇骑藏在屋梁上,惊恐过度,坠地摔死。
    周顺昌目睹此状,心中愀然,他说:“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百姓披猖如此,我一死不足惜。倘若贻害地方,如之奈何!”群众斗志昂扬,哪里肯听。人们还要找毛一鹭算帐。苏州太守寇慎和吴县知县陈文瑞素得民心,怕事情越闹越大,百般劝解,毛一鹭才得以逃脱。

   直到天黑,人们才陆续散去。寇慎和陈文瑞派人到察院,扶起奄奄一息的缇骑。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缇骑,早已吓破了胆,听到人声稍大,就吓得股栗颤抖,乞求饶命。
    苏州民变的消息报到北京,魏忠贤被风闻夸张的报告吓得惊慌失措,得知真相后又恼羞成怒,要发兵屠杀苏州民众。后来在朝中一些正直官员的斡旋下,决定大事化小。遂发诏书说:“著密拿首恶,以正国法,不得累及无辜。”毛一鹭经过查访,陆续逮捕了颜佩韦等13人,判处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5人死刑,其他人有的发往边境卫所充军,有的杖六十棍。毛一鹭将判决结果上报,朝廷批准。
    在判处死刑的五人中,颜佩韦是商人的儿子,马杰是卖苦力的,沈扬是市场上的牙侩,杨念如是卖衣服的小商贩,周文元是周顺昌的轿夫,他们都素不相识。也就是说,除了周文元,其他四人同周顺昌没有任何交往,完全是激于义愤自发参加这场斗争的。他们虽然是普通市民,但都表现出了正直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在入狱期间,他们理直气壮,对所作所为毫不隐讳。有人对他们说:“现今首辅顾秉谦是你们的同乡,你们必能平安出狱。”颜佩韦叹道:“顾秉谦已认魏忠贤为父。你没看见近年来多少缙绅惨遭毒打、家破人亡,何况我们呢!我们宁愿从周吏部而死,不愿求奸相获生!”听到这番话的人没有不落泪的。七月中旬,行刑的前一天,苏州出现暴风骤雨,太湖水位猛涨,湖水四溢。苏州人都说这是老天在为五人鸣不平。行刑这天,苏州城内戒备森严,当局惟恐群众闹事。行刑时,五人谈笑自若,大义凛然,在阊门外吊桥上从容就义。正像文中描写的那样:“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颜佩韦等五人被斩首后,头颅被挂在城墙上示众。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50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保存了下来。
    为了抗议杀害五人,苏州市民曾倡议拒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群众斗争的威力,使得气焰嚣张的魏忠贤亦“逡巡畏义”,从此“不敢复有株治”。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魏忠贤畏罪自杀后,苏州人民倡议公葬五位烈士。一夜之间,魏忠贤的生祠被夷为平地,在它的废基上修建了五烈士的合葬墓,头颅也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被称为“五人之墓”。地址就在苏州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张溥有感于五人的义行,于崇祯元年(1628年)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五人墓碑记》。
    纵观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没有基层民众言行的记录。这是因为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引车卖浆之徒”,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只是英雄豪杰的陪衬物或盲从者,根本不可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不够记入史书的资格。“丙寅诏狱”中的颜佩韦等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读书之训”,不懂得封建礼教,但是他们各自用朴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观察世界,明确无误地认清了魏阉集团祸国殃民的可恶行径,认识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感人言行,决心为营救他们不惜舍弃自己的利益并甘愿献出生命。这种精神,实在叫那些饱读诗书的假道学者们汗颜!当魏阉党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之时,朝廷中的一些高官勋爵,或者卖身投靠、甘为走狗,或者缄口不语、莫衷一是,或者佯装疯癫、避祸家中,或者抽身逃跑、不知所终,其可耻的人格、龌龊的行为,令人不齿。只有那些他们认为出身卑微的“草野之无闻者”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喊出他们不敢说的话,做出了他们不想干的事,以“激于义而死”的精神,以“明死生之大”的胸襟,成就了一番英雄业绩,如同在那个阴霾笼罩的黑暗时代,点燃了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人间。真是卑贱者最高尚!
    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饱含深情地发问:“独五人之皎皎,何也?”我想,最好的铨释还是文中的那句话:“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其兄孙珀龄顺治年间任通政使司左通政使时,因官事入狱,将被处死。这时孙琰龄已与其兄分家单过,但念及兄弟之情,便顶风冒雪,赶赴京城,奔走于豪门之间,竭力营救。但有一线希望,就尽全力。顺治十六年(1659年)春,孙珀龄被减罪遣送东北,他一直送到山海关外。想到有生之年不能相聚,孙琰龄悲痛欲绝,恸哭投河,所幸被人救起。康熙二年(1663年),朝廷颁布修工赎罪令,允许犯罪官员以钱抵罪。于是,孙琰龄变卖家产,折银上交,赎回大哥珀龄,全家人终于团圆。从孙珀龄入狱到回籍,孙琰龄累计花费2万余两白银,出让土地700余亩,变卖了省城和县城的豪宅,几乎倾家荡产。时人评价,“真所谓能笃同气者哉!”孙琰龄著有诗文《柿岩小律》、前后《燕游草》和《似懒园》、《石来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