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
抱利器而无所施——试论…
试论古代汉语中的“谓语…
论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
真骨傲霜:浅论苏轼的文…
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
最新热门    
 
试论苏、黄齐名及其诗歌优劣之争

时间:2009-8-8 16:42:30  来源:不详
年经过贬谪生活的磨练,诗兴不减,创作出很多优秀的诗歌方面有其正确性,但其举证失当,选择黄庭坚作为类比对象未免有些欠考虑。对此,莫砺锋先生曾有精当的论述,兹不赘言。[⑧]

    苏黄优劣之争其实是诗歌风格之争与发展道路之争,这与李、杜优劣论颇为相似。从苏黄二人的才性而言,苏轼比较接近李白,而黄庭坚较为接近杜甫。李、苏属于激扬外向型诗人,杜、黄属于沉潜内向型诗人,前者以天资卓绝、自由豪放著称,为文如万斛泉源,自然奔放;后者以体大思精、沉郁顿挫著称,讲究铸词炼句,镌鑱深透。当然这只是就大致方面作粗略比较,以杜甫与黄庭坚而论,黄庭坚终生以杜甫为追求目标,而其学杜也颇有得杜甫精髓之处,但与杜甫的地负海涵、包罗万汇相比,似颇有不及。然而,杜甫被视为唐诗之集大成者,黄庭坚被视为宋诗之集大成者,却也自有其道理所在。李白、苏轼一类诗人,凭借自己超凡的才情,独超众类,他人无此才情健笔,绝难模仿。杜甫因为“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⑨],开启后人无数做诗法门。黄庭坚正是觑定杜甫夔州以后诗歌的路数,潜心揣摩,在继承杜诗精华的同时,又广泛汲取先秦至宋以来各家诗歌的优良传统,为我所用,自成一家,终于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也为后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黄庭坚做诗既讲法度规矩,又以摆脱前人藩篱,自创新体,自成一家为能事,所以他的创新,他的自成一家都是在法度范围内进行的,他也以此教导年轻后辈,从而为宋诗的发展规范了一条有图标指示的路径。这与李白、苏轼那种类型的诗人纯粹出于天籁,难以摹仿颇有区别。因为有章可循,易于操作,所以步武黄庭坚的青年诗人逐渐超过了苏轼,江西诗派在南宋声势浩大,而学习苏诗的人却不多见。可以说,后世有关苏、黄诗歌优劣之争的言论在实质上多是源于对诗歌发展道路的认同有异所致。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天才型诗人苏轼及其诗歌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应给予高度评价;同样,以黄庭坚为代表的,靠功力创作的诗人也不宜贬低,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另一方面,因为黄庭坚本人受苏轼嘉惠颇深,苏、黄之诗颇多共同之处,黄又主张转益多师,并非如某些学者理解的那样以门户自限眼界,因而黄诗具有集大成的性质。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云:“诗则至宋人而益加细密,盖抉刻入理,实非唐人所能囿也。而其总萃处则黄文节为之提挈,非仅江西派以之为祖,实乃南渡以后,笔虚笔实,倶从此导引而出。”笔者以为,从总体文学成就而论,黄不如苏,但黄诗无疑是狭义的宋诗最典型的代表,视之为宋诗之集大成者亦不为过,亦即黄诗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涵盖苏诗。同时江西诗派中许多杰出后辈如吕本中等又以苏济黄,苏黄并重,所以即使是江西诗派中的诗人也学习苏诗、研究苏诗。此足以说明,后人有关苏、黄优劣之争固然体现了对诗歌风格和发展道路的不同探索,但鉴于苏黄二人之间的深厚渊源和共性,我们也不宜过分夸大这种区别,在谈论苏黄优劣这一命题时应该统筹兼顾,既要清晰地阐明二人各自的艺术风貌和创新之处,又要把他们视为宋诗发展到高峰时期的共同代表,对黄庭坚诗歌的意义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恰当的评价,对黄诗影响深远的必然性做出正确合理的阐释。

参考文献:

[①]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34.

[②] 周行己:《浮沚集》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5,99.

[③] 王十朋:《梅溪集》卷一四[M].台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④]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9.

[⑤]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27.

[⑥] 黄庭坚:《别集》卷十一[M].台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⑦] 黄庭坚:《别集》卷十八[M].台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⑧] 莫砺锋:《论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J].《文学遗产》,1995,(3).

[⑨] 元稹:《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六[M].台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