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文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状况…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
《聊斋志异》以文入史的…
最新热门    
 
以文为诗 别开生面——苏轼诗歌创作摭谈

时间:2009-8-8 16:43:12  来源:不详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多愁多病,曹雪芹用“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来加以形容。或以动物相比,或以植物相比。大家都用比喻,苏轼也用比喻,因为比喻是人们熟悉的也容易接受的一种揭示事物本质、描绘事物形象的修辞手段,但大家习惯于以物比人,苏轼却善于以人比物,以绝代佳人西施比天下胜景西湖,这就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说苏轼的诗歌“长于譬喻”,恐怕先要看到他的譬喻方式和譬喻本身的新奇。他在《宿望湖楼再和》诗中说:“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另有一首《和何长官六言》诗也说:“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都是以多情美人来比多姿美景。这么一比,不单是以人比出了景的美,同时赋于景以丰饶的韵致。用具体的著名美人西施作比,就更是如此。人们虽然不曾亲自一瞻西施的风采,但通过长期的历史传说和诗人作家的描写,已经俨然伫立了一个“天生丽质”的美的形象于想象之中,这想象之中的美的形象与实际生活中的西湖山水联系起来,人们对西湖山水美的体会就仿佛升华到一种无比纯净的境界,西湖永远是那么年青,那么妖媚,那么亲切动人。

把西湖比作美人,还由于诗的前两句写了西湖的山和水,而山和水又是向来被诗人作家比作美人眉毛和眼睛的。古代文学作品常见到“眉若春山,眼如秋水”这样的描写。苏轼自然也会产生类似的联想。不过,在这里他都是反其意而用之,由西湖的“山色”想到西施的眉毛,由西湖的“水光”想到西施的眼睛,于是进而“欲把西湖比西子”,“比”得那么贴切而自然。稍晚于苏轼的词人王观在他的《卜算子》中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借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显然是从苏轼这首西湖诗生发开去的。

以西施比西湖,还是一个非常巧妙、精美的比喻。把自然山水人格化,比为美女,可以说略早于苏轼的李觏已经这么作了。李觏有一首《忆钱塘江》诗,诗中说:“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诗的大意是说先前喝了酒,醉醺醺地坐着船回去,那时远处隐隐的山峰逐渐地被太阳吞没了。太阳的余辉照映着钱塘江的水面,水波都变成了红色,好像水中的仙女们全都换上了淡红色的衣衫。但是,李靓只侧重在以“淡红”来写太阳的“返照”,同“水仙”本身无关紧要;与苏轼直接把西湖比作西施是不相同的,苏轼所比的西施是具体的,是个绝代佳人。他巧妙地利用了西湖、西施的两个“西”字的关合,而且又巧妙地利用了西湖属于越地、西施属于越人的地区上的联系。不要说具体的“比”要胜过抽象的“比”,就是这具体“比”的西施也是历史上别的美女所不能代替的。根据记载,西施即使因病而捧心、因愁而皱,她也依然显得很美,这就如同西湖即使遇上天阴下雨,景色也一样迷人。苏轼把有关西施的传说稍微加以变化,指出她“淡妆浓抹总相宜”,用她的“浓抹”来比西湖的“晴方好”,用她的“淡妆”来比西湖的“雨亦奇”,似乎西湖就是西施的化身。唯独西施可以与西湖相比,西施才是西湖最精美的譬喻。那么,以西施比西湖是否只为的表现西湖的美呢?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其实近于议论,而议论就是讲道理。不过,苏轼在这里并不是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像清代沈德潜所说的“议论须带情韵以行”,议论与诗的情味、韵致相统—。说苏轼的西子、西湖这比喻很新奇、很精美,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那么这一比喻包含着深微的道理,应该说就是“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我们不能就比喻谈比喻,而要看到诗人在借西施以展示西湖美景的同时,还给予读者以超出西湖美景之外更多的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欲把西湖比西子”,告诉读者,一要善于发现美,二要善于认识美,三要善于欣赏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的第一首描写了“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接着指出:“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这就有一个善于发现美的问题,苏轼离开杭州后,曾有诗说:“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意思是西湖天下名胜,到这里来游赏的认识水平有高有低,因而各自的体会就有深有浅,但总是很难得有人全面地领略西湖美景。他说他自己则是“所至得其妙”,他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一到西湖,都能了解西湖的美。开始“朝曦迎客”、“水光潋滟”,西湖显示它的美,如西施的“浓抹”,诗人陶醉了,其后,“晚雨留人“、“山色空濛”,诗人又从中发现了西湖的美,有如西施的“淡妆”,因而照样兴致勃勃。诗人对于西湖的美,“能识其全”,这与他的生活体验、思想修养、知识水平、认识能力有关。但诗人对于外在事物能够敏锐地感受和观察,像“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样,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善于发现美。而一般只追求热闹场面的人,则根本失去了对自然山水的感受、观察的能力。试看《儒林外史》里写的马二先生,被功名富贵迷了心巧,八股科举之外,不知天地间尚有何物,头脑冬烘,感情麻木,他在西湖跑了大半天自然就一无所得了。

还应指出,美的外在表现决定于它的内在质。西施果然是“天生丽质”,那么,她浓施粉黛时,可以见出她分外妖烧,而在她淡扫饶眉时,都又正显现她的天然一段风流的佳人本色。“淡妆浓抹总相宜”,说明西施的美决不是靠油头粉面,珠光宝气来装扮的。同时,西湖果然是大好形胜,那么,它在天晴时明鲜妍,有如金碧山水;而在下雨时,又清空淡远,有如水墨丹青。它“初晴后雨”固然很美,它“初雨后晴”也同样很美,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的第一首就是先写“白雨跳珠乱入船”后写“望湖楼下水如天”。这就需要善于认识美,首先注重美的内在的质假如西湖一片荒山秃岭,残坦断壁,那就任随天光云路怎么辉耀,雨丝风片怎么点缀,它也是美不起来的。

既然西湖、西施都是多姿多彩的,因而美就不是固定的、单一的。苏轼很强调艺术美的丰富性,他评论书法,认为丰满、瘦硬、刚健、轻柔,各种风格都可以争放异彩,有如美女的仪态万千,至于自然山水那就更是复杂变化而美不胜收了。他看到山谷丘陵形状不同,都很喜受。从三峡经过,他写了《山峡》诗,诗中说:“入峡喜巉巖,出峡爱平旷。”进入三峡,他喜爱高山峻岭,出了三峡,他喜爱旷野平原。对于四时朝暮的景物,他也能从各异的特色中获得美感。西湖的“睛方好”和“雨亦奇”,正是前者表现了明朗而绚丽的美,后者表现了朦胧而淡雅的美。同样,西施“浓抹”,那是雍容华贵的美,而“淡妆”,则是清新素朴的美。美是如此千姿百态,人们就应该善于欣赏美。苏轼正是善于欣赏美的诗人、艺术家。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正是通过新奇、精妙的比喻,向我们提供了自然的美、人的美、艺术的美,我们读了这首诗,领略了西湖的风光,欣赏了西施的风采,获得了艺术享受,同时又在审美问题上受到了引人深思的启迪。从这首诗,可以看到苏轼诗歌杰出的艺术成就,也可以看到宋诗的某些共同特征。

苏轼诗歌也有不少艺术上粗糙的作品。这当然是由于诗人过多地应酬和韵,勉强写诗就不会写出好诗。又由于诗人才气纵横而不免逞才使气,因此写诗就有朱熹所批评的“一滚说尽无余意”的情况,另外,喜欢用典故也影响了诗意的完整和明畅。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