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文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状况…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
《聊斋志异》以文入史的…
最新热门    
 
以文为诗 别开生面——苏轼诗歌创作摭谈

时间:2009-8-8 16:43:12  来源:不详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今存二十四岁至逝世时诗歌二千七百多首。可分为这样几类:1、抒发个人感情和歌咏自然景物的作品,这类数量最多,影响也最大,代表了苏轼诗歌的基本面貌。在这些诗中,他通过对乡土的留恋,对亲友的追怀,对自然风物的观赏来排遣诗人的惆怅和悲愤,披露了自己爽朗、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得其乐的浪漫气质,给人一种处处生春的感觉,代表作有《和子由渑池怀旧》、《游金山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2、反映社会现实,关切人民疾苦的作品。他通过对比、借古讽今的手法,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表明诗人的进步立场,这是对白居易讽谕诗的一个发展,代表作有《吴中田妇叹》、《荔枝叹》等。3、反映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的。如《和子由踏青》、《岁晚》三首等。另外他还有用诗歌写的文论、画论,如读孟郊诗,王维、吴道子画等。

    其中有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诗人看到普遍存在的剥削现象。


    《鱼蛮子》诗说:“人间行略难,踏地出赋租。”脚踏在土地上就要交纳租税,可见封建剥削无往而不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一诗是为陈慥收藏的《朱陈村嫁娶图》所作的题画诗,诗中说:“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摧钱夜打门。”现在画不出生活安定景象,现在只有凄风苦雨,县吏深夜敲门催租。在《五禽言》的《脱布袴》一诗中,苏轼还写到农民被逼交租,受到残酷鞭打:“不辞脱袴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瘢,是伤痕。农民交不起租,被打得两腿都是伤痕,过河时,伤痕映在水里。诗人还从两种生活的对比,触及到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他回忆早年所见家乡四川过年的景象,在《馈岁》诗中写到一方面“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有钱人家尽量追求豪华,五彩锦绣,摆设得耀人眼目。而另一方面则是“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贫穷人家做不到那样奢侈,只有献上一点用自己舂的磨米面做成的糕、饼,作为送岁的礼物。苏轼还在《蚕市》诗中写到一种“蜀人”是“衣食常苦艰”,而另一种“蜀人”却“游乐不颜”,一方面是“惊尘溅血流千载”。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诗人极大的愤慨。诗人再总括四句,把这愤慨表现得更集中,更明确。“永元荔枝来交州”,这是说汉代进贡荔枝的事情。永元,是东汉和帝的年号。交州,是今天广东、广西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一带地方。东汉和帝时,由交州进贡荔枝龙眼。“天宝岁贡取之涪”,这是说唐代进贡荔枝的事情。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涪,是涪州,今天四川的涪陵。唐玄宗时,由涪州进贡荔枝。“至今欲食林甫肉”,林甫,指唐玄宗时宰相李林甫,有名的口蜜腹剑的奸诈人物。他身为宰相,而对进贡荔枝这类祸害人民的事情不加谏阻,直到今天人民对他还非常痛恨。这是作为反面例子提出的。下面提出正面例子:“无人举觞酹伯游。”觞,是酒杯。酹,是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伯游,是东汉和帝时唐羌的字。唐羌看到交州进贡荔枝,沿途死伤惨重,就上书劝谏,和帝于是不要交州进贡荔枝了。对于李林甫,大家痛恨他,至今还想吃他的肉,这是就人民这个方面来说的。对于唐羌,当时他劝告和帝罢进荔枝,作了一件好事,而今天已经没有人向他举杯浇酒在地,进示祭奠,也就是没有人再想到他,提到他了,这是就封建官吏这个方面来说的。这也是很强烈的对比,进一步表明诗人的爱憎倾向,直接引出了下面的议论:“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赤子,指老百姓。尤物,指特别美好的人或物,这里指荔枝一类优异的特产。痏,是伤口。疮痏,这里是祸害、痛苦的意思。诗人说,我希望老天爷可怜可怜老百姓吧,不要生长荔枝这一类优异物品给老百姓带来祸害,只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就是最大的祥瑞了。这当然是非常愤激的话。对老天爷说话,实际上是对封建统治者说话,话语当中还明明包含着强烈的对比,那就是封建统治者拼命追求的是享受“尤物”,而老百姓所最缺少的却是充饥的“百谷”。所以这四句诗,看作对老天爷说的话,就是呼吁。看作对封建统治者说的话,就是控诉。全诗写到这里,感情达到高潮,主题已经点明。本来“荔枝叹”这个题目,为荔枝而感叹,可以说写完了,全诗到此结束。但诗人笔锋一转,另起波澜,用“君不见”三字把叹荔枝引到叹茶叶,叹牡丹,由历史的揭露转入现实的批判:“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武夷,即武夷山,在福建省,是我国的著名茶叶产地之一。粟粒芽,指初春采摘的芽茶,形状如粟粒,是武夷茶的上品。丁,指丁谓,宋真宗时曾任参知政事。蔡,指蔡襄,宋仁宗时曾任开封知府、福州知州。从福建进贡茶叶,始于丁谓,而成于蔡襄。笼,指收罗。加,是压倒、胜过的意思。“君不见”两句是说丁谓开始从福建进贡茶叶,后来蔡襄变本加厉。于是封建官吏各自想办法,用新花样去获得皇帝的恩宠,现在已经进献专供比赛用的品种作为贡茶,这就是“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人把历史上的进贡荔枝同今天的进贡茶叶联系起来,使人想到在进贡茶叶的背后也有“惊尘溅血”的惨状。作为封建士大夫,苏轼自然不敢把矛头指向皇帝,他只是批判一般的封建官吏,他在列举汉唐进贡荔枝的事件时,也侧重讲的唐羌和李林甫,唐羌能够谏阻进贡荔枝,而李林甫则没有谏阻,那么,需要进贡荔枝的还是皇帝。不过,苏轼认为封建官吏要负责任,他希望官吏能够像唐羌那样,而不要学李林甫。这当然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在诗的最后是这么说的,“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他认为皇帝所缺少的不是奢侈物品,而是仁义,群臣应该协助皇帝用仁义治理国家,如果用吃的喝的这一类东西去满足皇帝物质享受的需要,那就实在太鄙陋了。诗人的着眼点还是在封建官吏。所以,他又说:“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洛阳相君,指钱惟演,他曾任西京留守。他的父亲吴越王钱俶叙归降宋朝,宋太宗称之为“以忠孝而保社稷”,所以苏轼说钱惟演是“忠孝家”。姚黄花,是牡丹的名贵品种。洛阳进贡牡丹,是从钱惟演开始的。苏轼由进贡茶叶又引出进贡牡丹,可见进贡物品繁多。这里说钱惟演是“忠孝”之家也向皇帝提供奢侈物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忠孝之家做这样的事,怎么谈得上“忠孝”呢?二是“忠孝”之家尚且如此,那么像李林甫那样的奸佞就不知搞到什么地步了。这两句作为全诗结尾,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的。如同白居易的讽谕诗一样,苏轼的这首《荔枝叹》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它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替最高统治者作了掩饰,而最终目的还是着眼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在写法上却与白居易的讽谕诗有所不同。白居易是就题目写来,围绕中心事件,苏轼则是一层一层地展开,由远而近,不断开拓,而又含意不尽。不妨认为苏轼这类诗是对于白居易讽谕诗的一个发展。

    从苏轼的《荔枝叹》诗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封建时代官吏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官吏应该给百姓做好事,不然,“民劳吏宜羞”,人民劳苦,做官吏的就应该感到羞愧。他自己就感到于民无补而十分惭愧,面对痛苦饥寒中的人民,他自责“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一辈子读了那么多圣贤的书籍,没有用上一个字来帮助人民解除饥饿。他又说:“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平生以为羞惭而现在不感到可耻的事情,就是坐在那里,面对痛苦不堪的百姓,还要加以严刑拷打。他的叔丈人王淮奇作地方官,对待下属和人民,像一家人一样,大家都安居乐业,他在诗中就给以高度赞扬,“青衫半作霜叶枯”,是说王淮奇穿着普普通通的旧青衫,生活朴实,没有官架子,“遇民如儿吏如奴”,是说王淮奇把人民看作自己的儿女,把下属看作自己家中的仆人,关怀爱护。“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这是写王淮奇对下属和人民讲的话:你们别把我当作当官的,我不过是能够认得几个字的耕田农夫罢了。在这里,苏轼写出了王淮奇虽然做官但还保持了农民的本色。苏轼也曾经说他自己“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他说自己虽然不怎么穷苦,但总的还算是人民中的一分子。他没有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特别是受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常常戴着普通头巾,穿着草鞋,和农夫野老交接来往在郊外乡间,密切了同人民的关系。远在海南岛,他也与黎族人民相处得十分融洽,虽然“问答了不通,叹息指屡弹”,语言不通,弹着手指叹息,但黎族人民都热心帮助他,“遗我吉贝(木棉)布,海风今岁寒”,说是今年海风大,天气冷,送给苏轼海南岛出产的木棉布,让他御寒。在苏轼的诗中,就有不少作品描写了黎族人民的生活。由于苏轼与人民这样一种较好的关系,所以在农村时农民能够把丰收的喜讯告诉他,又教他从事于耕种,他的《籴米》诗就描写了他从劳动中体会到自食其力的意义。诗的开头说:“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意思是买米买柴,各种日用品都要到市场上买。但是,米和柴这类生活物资,如果不通过自己种田打柴的劳动去获得,那么,即使吃得饱的,也不会有什么味道。这种感受,只有参加过劳动的人才会具有。而这一点,应该说是与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苏轼在外地时间多,接触人民多,因而人民生活中的平凡普通的事物便成了他的诗歌经常描写的内容。他描写水车、秧马,碓磨、碳等生产、生产用品,描写耕田、砍柴、捕鱼、开矿、打井、车水等劳动生活,还描写各地风土人情,如海南岛居民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没有寒食节,也不在清明上坟,而是在上巳这一天上坟,海南岛那里“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黎族的儿童吹着大葱叶子当喇叭,迎送客人。此外像农林牧渔各样出产,苏轼几乎都一一摘取入诗,蔬菜瓜果以至蒸饼、豆粥,包括一些中草药人参、枸杞之类,在苏轼笔下被表现得十分新鲜、亲切。苏轼不只写物,而且写人,写平凡普通的人。如《於潜女》一诗歌颂粗犷而朴质,豪爽而多情的农村劳动妇女,表现出体格健壮的美和心灵纯净的美。於潜,即今天浙江省的於潜县。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曾去於潜巡视。他写了这首《於潜女》诗,描写和赞美於潜农村的劳动妇女。她们的衣服装饰很朴素,青色的裙子,白色的上衣、头发梳来向上张开,插上一把大银梳子,光着双脚风里来,雨里去。当杨柳飞花,春天到来的时候,她们也把自己打扮起来,把溪水当作镜子,梳一梳头,画一画眉毛。迎着砍柴归来的丈夫,彼此相亲相爱。诗人感叹说“不信姬姜有齐鲁”。春秋时代齐国姓姜,鲁国姓姬,诸侯多娶姜姓、姬姓的女子,姬姜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这里是说看到了於潜农村的劳动妇女,就不相信还有比她们更美的姬姜那样的贵族妇女。我们从“两足如霜不穿屨”、“蓬沓障前走风雨”、“照溪画眉渡溪去”、“逢即樵归相媚妩”等诗句,可以看到苏轼比较健康的审美观念。

    苏轼一方面关心人民生活,一方面又关心国家命运。他被贬黄州,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还说:“西事得其详乎?虽废弃,未忘为国家虑也。”西事,指北宋王朝与西夏政权之间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