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春秋二社:作为唐代乡村…
唐代胡汉文化关系再认识
唐代的冠服制度
论唐代的水神崇拜
三教论衡与唐代俗讲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20世纪80年代唐代文学研…
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
唐代咏桃诗歌的发展轨迹
唐代小说中的狐故事
最新热门    
 
唐代送别诗结尾模式综论

时间:2009-8-8 16:43:46  来源:不详
百姓外逃,戴叔伦告诫严氏要以治理上饶县的措施来改化玉山县的风俗,使百姓都能及早回归家乡。
  在送别诗的结尾,送行者引用名人治理当地的历史告诫后任者,也是一种婉言规劝方式。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尾云:“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沈德潜评曰:“结意言时之所急在征戍,而文翁治蜀,翻在教授,准之当今,恐不敢依先贤也。然此亦须活看。”(《唐诗别裁集》卷九)从中可见出诗人的殷切之意。《送邢桂州》又戒其勿贪,曰:“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诗人借东汉时期合浦所产珠宝游移的典故,勉戒新任合浦太守效法先贤,运意曲折委婉。还有的在离任之际告诫官员要善待百姓,如吕温在离任时作《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一诗劝告曰:“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鉴于毛县令好动刑虐民,吕温对毛县令很不放心,叮嘱他连蒲草做的鞭子也不要用,表现了吕温对百姓的理解、同情和关怀。
  这种告诫不仅表现在对为官之人上,也表现在对于归隐之人的告诫上。裴迪因崔九要去归隐,作《送崔九》劝诫他“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既然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人山复出,不甘久隐。语浅意远,令人警惊。皎然也有《送胜云小师》言趣意丰:“少年道性易流动,莫遣秋风人别情。”这些规戒劝告的内容无疑是对送别诗题材的新开拓,扩大了送别诗的影响。
  送别诗的结尾可谓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因人、因情、因时、因境等而异,也有的在结尾希望传信、抒发感慨、讥讽议论,都能给人以无限怀想。如赵嘏《送李裴评事》结尾写道:“此别不应书断绝,满天霜雪有鸿飞。”刘长卿《送方外上人》末句以“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讥刺时人借隐居以求名,竞趋于终南捷径的现象,运笔轻灵,而寓意尖新。此外,诗人对人生的体悟也常常凝结在送别诗的结尾。朱做《送温台》的结语“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是对别离的无奈感慨;李端《江上送客》中的“江上见人应下泪,由来远客易伤心”,是对人之常情的提炼;刘长卿《赠别严士元》云“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是对自己人生的慨叹;孟郊《送柳淳》云“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道出了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本质。这些来自于生活的情感体验,莫不使人回味认同,经久不衰。
字号: 【大 中 小】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更是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曰:“写出分手之易,怅望之切。”
  站在送行的路旁,想象着行人的路途艰辛,送行的人也不由地忧郁起来,更增添了伫望的凄凉。皇甫冉《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中“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诗人越望越愁,禁不住为游子担心起来。李商隐在《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中说:“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清代程梦星注曰:“结言武关近洛下而犹怅望,何况远历百牢而之梓州耶。”是近也怅望,远更怅望,然则怅望之寓情何深也。王维《送孙二》中“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因望而泣,正是《邶风·燕燕》的传承。
  另外,以伫立结尾的唐代送别诗,有时并不都如以上所写的那样明显,但通过对诗文的具体分析,我们仍可以体味到诗人伫立的心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引人遐想,余味无穷。诗人雍陶干脆《送客遥望》:“别远心更苦,遥将目送君。光华不可见,孤鹤没秋云。”目光有穷乎?目光无穷也,这正是伫望给我们的启示,后人对此亦多有深切领会。宋人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云:“昔人临岐执别,回首引望,恋恋不忍遽去,而形于诗者,如王摩诘云:‘车从望不见,时见起行尘。’欧阳詹云:‘高城已不见,况无城中人。’东坡与其弟子由别云:‘登高回首坡陇隔,但见乌帽出复没。’咸纪行人已远,而故人不可复见,语虽不同,其惜别之意则同也。”
  
  三、长忆相思
  
  别后相思乃人之常情,相思本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心理活动,而唐代诗人却能将其用极少的笔墨生动描绘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唐代诗人将自己的相思假托于自然景物表达出来。星斗、月亮、云彩、绿草、风雨、流水都被诗人赋予了情感,寄托着诗人的无限情思。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一作送沉子福之)的结尾深情写道:“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将无边春色与无穷相思妙和神融,一往情深,想象新颖,蕴藉深厚。其《送友人归山歌二首》其二又云:“平芜绿兮千里,眇惆怅兮思君。”千里平野,杂草丛生,诗人遥望中迷茫惆怅,正是诗人无边愁思的具体比附。女诗人李冶《明月夜留别》中将相思托明月:“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以月比相思,人间、天上、水里,无处不到,可谓囊括宇宙所有空间,更不用说离人所居之地,此非真情不能言出也。许浑《送从兄别驾归蜀》:“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蜀江流水长,相思无尽头。李频《送友人往太原》云:“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情系北斗,愁上云霄。而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又问又答日:“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这里沿用庾信《哀江南赋》中“路已分于湘汉,星犹看于斗牛”句意,寄情于斗牛,形象地传达了对王昌龄的离别相思之情。杜牧《送薛种游湖南》却云:“怜君片云思,一去绕潇湘。”悠悠长思追逐片片云彩,伴随游子如影相随,飘渺而又真切。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后则不能看潮落,因为“每看潮落一相思”,潮水的涨落牵动的是缕缕相思。朱倣《秣陵送客人京》后,便“日日相思处,江边杨柳风”。人既已远去,不能再折柳赠送,只好借杨柳风寄相思之意了。唐人真是天才高手,遍借万物只为达情。
  陈翊《送别萧二》后说:“千里云天风雨夕,忆君不敢再登楼。”郑谷《别同志》后却说:“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登楼与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建安诗人王粲《登楼赋》抒发了因久居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怀乡思归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倾吐了期望天下统一太平、自己能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情怀。所以,无论登楼与否,都是诗人相思之情的排解方式,本不关高楼的事。《文或诗格》有评曰:“亦云断句,亦云落句,须含蓄旨趣。……《别同志》‘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此乃句尽意未尽也。”绵绵相思似乎不因楼而变化。
  别后相思情最多的当推李白,他的奇思妙想也最动人,如《送张舍人之江东》尾云“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末云“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泾川送族弟罅》云“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云“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送崔氏昆季之金陵》的“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等,莫不感人肺腑,将相思之情融会在长洲风月、黄河流水等景物中,使无情的景物承载了诗人无尽的相思。
  
  四、想象追随
  
  推测想象是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特别技巧,在送别诗中由于居人和去者时空感的产生,为诗人发挥推测想象留下了极大的空间,诗人于是借助对行程、景物、时节、地理等变化的想象,巧妙地传达离情别绪。王维千古传唱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是利用推测想象的典型。正是由于猜想到未来塞外环境的荒凉、路途的困顿、人烟的稀少、生活的艰辛等不测的苦难的存在,才使这更尽的一杯酒不知浓了多少倍,不知蕴含了多少关切的情谊,令人们品尝至今不穷其味。
  唐人在送别诗的结尾想象远行之人行途坎坷,特别是行人孤寂难挨的心情的诗歌颇多。如李颀《送刘昱》尾云:“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诗人仿佛和行者一道,设身处地体味其思想感受,想象旅人途中夜宿时触物兴怀之思,蕴藉深厚。《唐诗鉴赏大典》评曰:“《汉书·苏武传》有雁足传书之说,后世诗人常以鸿雁象征书信。李颀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鸿雁写得富有情趣。那守候在行舟边的鸿雁,不时地呜叫,似乎在催促友人快些写信,以便早日一解诗人的牵挂和思念。尤为传神的是‘试听’两字。似乎诗人先听到了沙洲上的雁鸣,继而劝友人也来倾听。难怪沈德潜称赞说:‘不须着力,自足神韵。’”王昌龄《卢溪别人》结以“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送魏二》结以“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前者想象“溪水随君向北流”,直到荆门上三峡,正如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六所说:“上三句历纪其道途,落句想象其景物,乘月听猿,客思所由生也。”月下行舟,孤寂悲愁,卧听猿鸣,其情何堪!因此诗人劝慰朋友,不要在月下听猿鸣而忧愁。后者预想魏二在孤独寂寞的月夜旅途中,听到两岸青山里凄厉的猿声,一定会不胜离愁,在午夜的睡梦中,也会思念诗人,把相互间的友情,表现得异常深切。俞陛云《诗境浅说》评论曰:“二诗虽送友所往之地,楚蜀不同,而以江上夜月,愁听猿声,写别后之情,其意景皆同。以诗格论,则送魏二诗,末句用摇曳之笔,余韵较长。”这种想象实际上是将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对方身上,用推想对方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思念对方,从而强化彼此的情谊。
  
  五、劝慰勉励
  
  话别之际,人们的情感总是相对悲伤低落,特别是遇到失意不顺时。为了化解这种悲愁别绪,一些送别诗最后往往采用安慰鼓励的方式,使双方对未来生活充满希翼。诗人法振《送人游闽越》的尾联“此别何伤远,如今关塞通”,可谓当时最有普遍意义的慰别之语,代表了时人共同的心声。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