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四川天全:零距离服务标…
最新热门    
 
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

时间:2009-8-8 16:44:33  来源:不详
”作为米勒文学批评的一个核心概念,在此具有双重作用:第一,“阅读”向一切文本、一切可被阅读的符号开放,因而借助于“阅读”米勒保持了对媒介研究、文化研究的宽容和接纳;第二,“阅读”显然又是一个暗示着现代性价值的概念,包括他这里所使用的“符号”(sign)一词,即它总是有所指、有意味、有深度,“阅读”“符号”毫无疑问就是索取符号中的意义,解构论的米勒并不反对这一点,他所反对的只是像新批评那样将文本阅读成一个有机整体,因为它可能窒息文本的异向活动。“阅读”对米勒而言本质上就是文学“阅读”,因此米勒以“阅读”所表现的开放性同时又是其向着文学本身的回归,是对文学价值的迂回坚持,他试图以文字的“阅读”方式 阅读其它文本符号。

尽管我们不能由此将米勒当作文学中心主义者,在西方这背后通常就是文化精英主义的观念,但米勒的确赋予“阅读”以文学和精英的色调,并通过“阅读”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救世情怀。他深信“文学理论前程无限”,因为它是完成如下两项人文重任的基本工具:一是“档案记忆”,一是“教授批评性阅读,将它作为对抗语言现实与物质现实之灾难性混淆,其名称之一就是‘意识形态’的首要方法”42 。如果说对于米勒而言“文学理论”就是“解构论”,就是一种修辞性阅读,那么文学理论的前景也同样就是属于“阅读”的,其任重而道远也同样适用于“阅读”。其实,米勒总是将此“文学理论”的任务说成是“阅读”的,在阅读中培养我们对传统的记忆,在阅读中构成我们对于所谓“意识形态”的“批判距离”。或许米勒并不特别熟悉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批判理论,以及波德里亚的“拟像”学说,但他以“阅读”为基地对媒介扩张所做的回应或反击与这些理论则是同处于一个战壕;而且作为文学批评家,其“阅读”性的辩护更切近于文学,因而更能使我们这些同行接受和信服:

我希望文学研究本身能够以某种方式继续下去,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是如此地热爱文学,我于它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想即使书籍的时代过去了,被全球电信的世纪取代了(我认为这一过程正在发生),我们仍然有必要研究文学。教授“修辞性阅读”,这不只是为了理解过去,那时文学是何等地重要,而且也是为了以一个经济的方式理解语言的复杂性,我想只要我们使用语词彼此间进行交流,不管采用何种手段,语言的复杂性就依然是重要的。43

文学研究或“修辞性阅读”的存在是基于文化记忆的需要,更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掌握语言,我们无法离开语言,因而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文学。只要有语言,就一定有文学和文学研究。米勒这样的辩护虽然朴素,但道理实实在在,自有其不可推倒的定力,更何况其情真意切的感染力,——这使我们最后想到,执著于文学或美学,本就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只要我们人类仍然存在,仍然在使用语言,我们就会用语言表达或创造美的语言文学。

注释

①阿莱斯·艾尔雅维茨、金惠敏:《美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第3期。

②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③Mark Edmundson,Literature against Philosophy,Pla-to to Derrida:A Defence of Poet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1.

④Jacques Derrida,The Post Card,From Socrates to Freud and Beyond,trans.Alan Bass,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p.197.

⑤⑥⑦⑧⑨⑩ 11 12 15 16 28 31 32 33 34 38 39 41 42Ibid.,p.204、P.191、P.28、P.27、P.29、P.30-31、P.62、P.171、P.XⅢ、P.102、P.73、P.44、P.45、P.177、P.327、P.392.

13Arthur Schopenhauer,Der handschriftliche Nachlass,hrsg.von Arthur Huebscher,Muenchen1985,Band1,S.19.

14 20 23 Wolfgang Iser,The Fictive and the Imaginary,Charting LiteraryAnthropology,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Preface,”p.xvi.P.296.PP.298-299.

17 V.Shklovsky,“Art as Technlque,”in:Russian For-malist Criticism,Four Essays,Lincoln: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Press,1965,p.12.

18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19“Kunst and Nachahmung,”(1967)in:Asthetik and Poetik1,Geosammelte Werke,Bd.8,Tuebingen:J.C.B.Mohr(Paul Sieheck).1999.S.32.

21 22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 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24Alan Bass,“Translator′s Introduction:L before K,”p.XⅡ,in:Jacques Derrida,The Post Card,From Socrates to Freud and Beyond.

25引文根据“Zeit and Sein,”in:Martin Heidegger,Zur Sanche des Denkens,3.auf,Tuebingen:Niemey-er1988,S.8-9译出。

26 27Jaques Derrida,“le fateur de la verite,”first pub-lished in Poetique21(1975),and now included in:Jacques.Derrida,The Post Card,From Socrates to Freud and Beyond,p.444.pp.123-124

29Christopher Fynsk,“Derrida and Philosophy:Acts of Fngagement,”in:Jacques Derrida and the Humani-ties:A Critical Reader,ed.Tom Cohe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55.

30Jacques Derrida,Acts of Literature,ed.Derek At-tridge,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2, p.177.

35 37Jacques Derrida,“Passions,”(trans.David Wood)in:On The Name,ed.Thomas Dutoi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28.

36See Vincent B.Leitch,Deconstruction Criticism:An Advanced Introduction,New York:Columhia Universi-ty Press,1983,p.37.

40J.Hillis Miller.Theory Now and Then,Durham: Duke University Bres,1991,p.392.

43见金惠敏:《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243页。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