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从当前司法现状看儒家之…
利用风水,厂房选址怎样…
把握中国哲学精神 建设…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把握…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
深入把握改革开放30年统…
当前古文论研究中的困惑…
科学地把握文艺的若干重…
关于当前文艺学学科反思…
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
最新热门    
 
把握当前文艺思潮的正确走向

时间:2009-8-8 16:44:52  来源:不详
多人的眼睛,使他们看不见经济发展背后的隐患,看不见生态平衡的危机,自然更看不见‘新富人’的掠夺和底层人民的苦难,甚至使他们根本不关心这些事情。”王晓明对这种“成功人士”的神话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王晓明指出:“倘说那‘成助人士’的神话、那新的主导意识形态、那由广告和传媒合力编造的共同富裕的幻觉,早已成为新的掠夺的吹鼓手和辩护士,成为哄骗被掠夺者的蒙眼布,那么,一一戳破这些神话和幻觉,是不是也就仿佛砍断了新的压迫和掠夺的一根吸盘,给它的横行增加了障碍呢?我不禁想起鲁迅70年前所用的那个大时代’的概念,当下的中国似乎就正处在这样的时代之中。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如果那新的压迫和掠夺竟然继续通行无阻,社会的前景就势必不堪设想。”对这些十分对立的文艺思想,如果我们在全面掌握当代中国的不同发展观上正确地把握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就不难认识它们的是非。

  我们不仅要全面地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艺思潮不同的思想倾向,而且要把握这些对立的思想倾向的实质。否则,我们难以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正确走向。近20年来,我们之所以没有被翻来覆去的东西风吹拂得左右摇摆,是因为我们在科学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抓住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正确走向,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当前中国文艺界,既有大力提倡文学的批判精神的,也有极力否定文学的批判精神的。这两种文艺观念在人的发展观上都存在很大的误区。极力否定文学的批判精神的人只承认人的存在,否认了人的发展和超越。这种反对“理想”与“要求”的谬论,不过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庸人哲学罢了。而大力提倡文学的批判精神的人在人的发展观上则陷入了虚无存在观的窠臼。有人要求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坚决、彻底和深入的拒绝和批判在否定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势力的同时,也拒绝了现实生活中的正义力量。这种虚无存在观从人类的某种完美理想状态出发,彻底否认现实的存在。它只看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看不到它们之间的辩证联系,这实质上无异于取消了多样的存在。刘再复提出的文学的主体性理论就是这种虚无存在观的表现。2002年,仍然有人指出:“‘主体性的失落’是主体论文艺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所要说的是:人本来是有主体性的自由的人,但后来主体性失落了,人变成了非人。人:理想的人,历史:理想的人变为现实的人以后的历史,因此,符合主体论文艺学尺度的人和历史都是传奇化了的,而现实的人和历史则被判定为‘非人’和‘前史。’”这种从理想出发彻底否定现实的虚无存在观虽然遭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批判,但并没有消失。我们在深入地批判虚无存在观和粗鄙存在观的过程中形成了辩证地批判现实的科学存在观。这种科学存在观既承认人的局限性,又承认人的超越性。它既不是完全认同现实,也不是彻底否定现实,而是要求既要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又要看到现实正是理想实现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我们针对现实提出某种理想,与人们在实现这种理想时达到了什么程度是两回事。我们绝不能因为人们没有完全达到这种要求,就全盘否定他们的努力。这种科学存在观既反对片面地追求历史的进步,完全顺应历史的发展,也反对道德理想主义,沉湎审美世界的解放的幻想之中,而致力于社会平等,追求历史进步和道德进步的统一,维护基层民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存在观在人的发展观上只是反对空洞的批判精神,而提倡与建构精神相统一的批判精神。因此,我们认为有些文艺批评在高扬文艺的批判精神时不但脱离了批评对象,而且脱离了现实生活。文学的批判精神是作家的主观批判和历史的客观批判的有机结合,是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有机统一,是扬弃,而不是彻底的否定。作家的批判必须和现实生活自身的批判是统一的。否则,作家的批判就是“用头立地”。也就是说,文学的这种批判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是在肯定变革历史的真正的物质力量的同时否定阻碍历史发展的邪恶势力;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不是站在人类的某个绝对完美的状态上。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