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把握中国哲学精神 建设新国学

时间:2009-9-8 12:42:04  来源:光明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2008年10月27日在京举办第二次“国学研究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国学与中国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余敦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存山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此次论坛由中国
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所长李景源研究员主持。来自学术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在题为《国学的核心价值》的演讲中,余敦康研究员开篇即表达了对于在当前条件下出现的“国学热”的困惑之感。他认为,在已经出现的对待国学的态度中,实际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立场。那么,如何理顺这些立场之间的关系,便涉及到如何提倡国学的问题。在他看来,无论是表态式的弘扬国学,还是强调辩证地对待国学,甚至是将国学仍然等同于封建文化,实际上都没有能够正确地区分国学的内涵与外延。国学的外延是指包括“经、史、子、集”或儒、释、道等诸多形态在内的、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产生的一切传统学术文化,而国学的内涵则指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文化精神。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在他看来,国学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基本内容就是和谐。将国学的外延和内涵加以区分,可以避免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相混同,方便我们真正把握和发扬传统的精髓和国学的核心价值。同时,余敦康研究员整理了国学问题或中西古今之间的文化冲突问题的历史过程。他着重指出,国学研究在今天的任务已经与“五四”时代不同,今天我们谈论国学问题的主旨,应该既要修正西化派否定传统文化的看法,又要避免复古派的文化观,因为这两派同样陷入了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的认识模式。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寻找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发展道路。在他看来,这样一种国学观,应该能够在和谐的精神价值之上涵容民主法制与公平正义,从而超越“五四”时期的传统与现代对立的旧思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建设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国学。这种新国学的发展是适应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复兴,也是中国的世界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复兴不是复古,而是以崭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文化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学如同它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一样,都要能够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扩展,立足于文化传统的精神价值,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资源,建设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总之,研究国学,是为了更加自觉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的成功转化。

  楼宇烈教授在《中国哲学的特点》的演讲中,首先从文明类型论的高度提出中国文化主体性重建的问题。他着重分析了中西印三种文明类型在价值观领域中的差别,然后指出,现代价值的确立应该考虑其与固有文明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们无法完全抛弃旧的文明系统而单纯建立现代价值。实际上,不同的文明系统会影响各自现代价值之确立的内容与方式。在总论的基础上,楼宇烈教授又着重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层层的解析。在他看来,这些特点正是中国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而为了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我们首先需要破除种种对待传统的偏见或成见。他认为,在以往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中,大多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加以发挥,而且也大多将这种思想视为保守落后的象征。实际上,在“天人合一”思想中包含着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意义。“天人合一”思想的要旨,首先体现为“以天为则”——“天道”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