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祝“全球年龄最大博主”…
全球经济可能碰到一个L…
全球金融危机下八字合婚…
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谈商…
玄空风水预测全球性金融…
quot;望月quot;与回到全…
全球化语境与历史叙事的…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古典…
全球化挑战与文化认同危…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的文化…
最新热门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时间:2009-8-8 16:45:54  来源:不详
孔子“吾日三省吾身”到宋儒“返身内求”的自省传统,关心的只是个人如何能达到传统观念所要求的至善和成圣;真正的自省恰是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和新的眼光对传统本身作出理性而彻底的反思、检讨与提升。然而传统本身不可能为我们准备好这新观念、新思想、新眼光,因此我们只有去“借”。要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作出真正反思,需要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作为参照系。只有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放在与外国价值观念的尖锐对比中来考察,才能看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信念,还有什么尚没有表现出来、尚没有意识到。
    历史上,保守主义者或者通过“内夏外夷”论将西方文明纳入“夷狄”范畴并加以贬损;或者通过“中体西用”论把“西用”嫁接在“中体”上;或者通过“西学中源”论“借古以证洋”,不外乎都是要将外国文化拒之门外。固然,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创新的基础;然而,对于现代化来说,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也绝无出路。对西方文化霸权保持警惕,批判西方中心论,并不等于拒绝西方文化观念;简单地排拒西方文化当然容易,但这恰恰阻止了我们与西方对话的可能性,并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更新与重铸失去了参照系和催化剂。开放的时代需要有开放的心胸,我们不能游离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之外,而应坚定不移地用现代文明来不断充实、改造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并创造性地推进、转化传统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开放引进、正确处理挑战与冲击是防止民族文化僵化、萎缩的必要条件。当然,中国的现代化也不应简单地理解为“西化”。历史的进程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公式。现代化的过程要借用外来文化观念,但如果脱离自己的文化传统,就只能是事倍功半。为此,对西方文化观念,既不应盲目拒斥,也不要盲目崇拜。中国经典文化的现代化必须跳出简单化的中西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既不能拘泥于传统,也不能归附西学;既不能绝对超越传统,认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榜样力量,也不能绝对迷恋本土文化的示范意义而排拒西方文化;既不是传统的卷土重来,也不是西方的全盘照搬;既不能“心醉西风”,又不能“墨守故纸”。要“养成一种对于世界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的了解与爱惜,一种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恕道的深刻理解,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与此同时,就会克服和改变那种小农经济的鼠目寸光,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外心理与‘美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的媚外心理,抱残守缺的保守心理或者夜郎自大的荒唐与封闭,还有人云亦云的盲目性与非此即彼的简单化。”[9] 只有以开放的胸襟“会通中西”,即融贯古今、互为体用,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批判地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经过辩证地扬弃达到现代融合,才能创造既批判地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新文化。
    “会通中西”论不同于“中西调和”论。中西调和强调的是以中国文化之长加西方文化之长,具体地说就是以所谓的中国之精神优势加西方之物质优势。表面上看,中西调和论既顾及到了传统文化又顾及到了西方文化,但实质上,中西调和论是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机械地杂揉在一起,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数学相加,并没有跳出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如此一来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超越华夏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超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西文化调和模式,反映了中西文化尖锐冲突与中国文化新旧嬗变之际传统知识分子在抉择中西文化时既想学习西方又怕重蹈西方覆辙、既想超越传统又割舍不掉古老的传统的忧心忡忡的矛盾心态。由于不能理智地面对中西文化,所以中西调和论只好玩弄长短优劣的“比较”手法来搪塞现代化、抗拒先进文化,实质上,这不过是早期洋务派“中体西用”论的新版。而会通中西论反对中学与西学之间无原则地折衷调和,倡导“黄土文化圈”与“蓝色文化圈”的相互激荡和渗透、中西文化的再组或再造。会通中西论走的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创造性整合之路,而创造性整合是在深刻自省基础上的相互磨合与融汇。只有对中西文化进行辩证的综合,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关系,兼综众善、融合异见,走中西文化整合之路、创新之路,才能构建一个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新文化,才可望实现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双重超越。
    历史本来就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当前的文化整合就是一场跨世纪的对话:尽管我们立足于当代视野,但又必须穿越历史的时间隧道,走进中国历史传统,并与传统观念展开对话,与传统观念的维护者展开对话。这也是一场跨国界的对话:尽管我们立足于当代中国,但又必须以宝贵的学术良知清除中西之间的空间障碍和文化阻力,在积极的文化交往中寻觅一个共同的文化话语,营造一个和谐的对话语境,走向统一时空中的文化对话。这又是一场严肃的对话:若是我们还想以自己传统观念的民族特色为骄傲的话,传统观念就必须在当今人类共同的课题上做出自己的贡献来。借助对话,我们正可以检测一下我们“中国智慧”的分量。因此,能不能认真地开展这场对话,简直就成了对自尊的中国人的一次绝妙的考验。而展现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广阔的对话前景,必须以对历史上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本身的复杂性作多维透视为起点。因为只有知道了历史,现实才比较容易定位。传统价值观念反映了我们民族和社会所达到的自我意识的程度,传统价值观念在延袭传承中凝结为牢固的社会心理定势甚至成为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制约、规范和铸造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通过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多维透视,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中国文化有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然而“悠久”不足以拒斥一切,“历史”不足以充当救命草。单是对自己的传统抱有一种单纯的感情是不够的,光有那种古老民族的自负也是不够的。文化怀古倾向导致人们背向未来、面对过去。这实际上是把传统的一点成就作为面纱来掩饰自己文化的不中用,最终必然导致文化传统自身的衰萎。对中国思想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尤其是对新时期以来的海外新儒家及所谓“国学热”要作认真检讨和反思,文化保守主义在坚守传统文化本位、反省现代性的过程中无疑越过了合理的维度、走向了对抗现代化的一面;现代新儒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却没有在理论上获得支持。因此,21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必须继承五四精神,警惕文化复古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绪,更不能妄自尊大地宣扬所谓中国的文化“输出主义”或“送去主义”,甚至人为制造一个虚幻中的“中国文化中心主义”[10]。有一种说法叫做“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将是“东方的世纪和东方文化的世纪”,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这恰恰是一种弱势文化的不健康心理的反映;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文化循环论更是不足取,因为它阻碍了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文化毫无保留地学习一切先进文化、尽早而彻底地完成文化的现代转型。固然,在生命流转、社会变迁的历史行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历史毕竟已坚实地跨入当代;改革的浪潮在回春的大地上迅猛激荡,每个人都怀着鼎新的期望,每个人的心头都泛起革故的悸动。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问题不是现代化在理论上是否合乎需要,因为如果中国想成功地使自己适应新的世界环境并生存下来,现代化就势在必行。作为现代化之延伸的全球化也并不可怕,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此而衰落。彻底抛弃那种“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人类文化发展中“后现代转向”的出现,在使中国文化面临困境的同时,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既将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转换又能超越西方式现代性弊端的文化创新之路。面向21世纪,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综合与创造,努力完成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同时又要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28.
[2] 俞可平.全球化的二律背反[A].俞可平、黄卫平编.全球化的悖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7.
[3] [秘鲁]巴尔加斯•略萨.全球化:文化的解放[J].天涯,2003,(2).
[4] 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18.
[5]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1-82.
[6] 王德胜.扩张与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9.
[7] 徐友渔.关于后现代思潮的一种哲学评论[N].光明日报,1995-03-02.
[8]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410.
[9] 王蒙.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5-16.
[10] 傅守祥.全球化挑战下的中西会通:普遍交往时代的文化对话与整合[J].探索与争鸣,2004,(4).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