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中国文化强国的起点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殷墟之谜:中国文明由何…
京剧——“国粹”,还是…
《易经》与中国文化结构…
有了八卦,才有了中国文…
“中国风水”正在德国办…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最新热门    
 
德国文学中的《庄子》因素

时间:2009-8-8 16:46:27  来源:不详
育出版社,1996.
    [15]鲁刚.十八世纪前中西文学关系述略[J].中州学刊,1999,(1).
    [16]丰卫平.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与老庄哲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17]王国猛.论道家文化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影响[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
    [18]陈秋红,曾艳兵.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艺研究,2002,(4).
    [19]王向东.卡夫卡与老庄[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20]孟玉珍.庄子、卡夫卡与“文明病”[J].河南大学学报,2002,(4).
    [21]陈壮鹰.赫尔曼·黑塞的中国情结[J].中国比较文学,1999,(2).
    [22]张黎.《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3,(3).
    [23]朱良.论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戏剧实践与理论的影响[J].高教论坛,2003,(6).
    [24]易乐湘.布莱希特创作中的中国情结[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5]陈世雄.布莱希特与中国传统文化[J].福建文艺,2000,(6).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