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太极八卦与自然科学的相…
请问老师,6月14号的考…
我一个同学的命,贵吗?
六爻预测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考察
《易经》是中国管理哲学…
最新热门    
 
红学的考证与考证的红学 ——对红学研究中“考证”的再评价

时间:2009-8-8 16:46:43  来源:不详
在写一部真实的“自叙传”但他又确确实实地写了自己的“自叙传”。他把自己的家世和个人的遭际和人生感受,倾注到自己心爱的人物身上,从小说中一些重要故事情节和人物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曹雪芹的家世和他个人经历的某些影子。因此,二百多年来红学研究者中总是有人致力于考证小说中隐去的“真事”。旧红学的索隐派抉微索隐。固然离题万里,走得太远,但他们并非是突发奇想,毫无根据[8]。新红学考证派对索隐派虽然备加讥笑、猛烈攻击,但他们的文章、专著中具有的“索隐”内容也是俯拾皆是。就连当今的某些号称运用西方最先进研究方法的人,也在文章中不时地要露出那“索隐”的尾巴。所以,我认为《戏楼梦》的这种特殊写作方法也决定了我们研究中需要考证的方法。

  (7)“考证”帮助读者的阅读。《红楼梦》诞生在二百年前的清乾隆年间,小说所描写的故事情节是那个时代的贵族生活,反映的是18世纪中叶的历史风貌。它距离今天已经很久远了。一般读者大众对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感情,乃至小说中所写到各种典章制度、诗词曲赋、风俗礼仪,小到饮食、服饰、园林、医药、称谓等等,都很陌生。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需要加以注释,使读者知道它正确的含义和来历。因此,自《红楼梦》诞生后有不少人致力于其中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的考证工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近年来出版的《红楼梦》辞书有几种[9]其目的就是帮助阅读原著,而其条文无不利用“考证”的成果。

  3、红学考证派的出现及其代表人物和著作

  将“考证”这种研究方法引进曹雪芹与《红楼梦》研究中,肇始者是胡适之先生。1921年3月,他写出《红楼梦考证》一文的初稿,5月初稿附载在卜海亚东图书馆初排本《红楼梦》卷首,同年11月12日又加改定。这篇文章是新红学考证派的开山之作,也是新旧红学的划时代之作。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根据当时所搜集到的袁枚《随园诗话》、俞樾的《小浮梅闲话》、吴修的《昭代名人尺犊小传》、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韩菼的《有怀堂文稿》、章学诚的《丙辰札记》、曹寅的《栋亭集》、杨锺羲的《雪桥诗话》及《江南通志》、《熙朝雅颂集》等专书中有关曹家史料,结合《红楼梦》本文的一些描述,详加考辨之后“凡得六条结论”:

  (一)《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

  (二)曹雪芹是汉军正白族人,曹寅的孙子,曹頫的儿子,生于极富贵之家,身经极繁华绮丽的生活,又带有文学与美术的遗传与环境。他会做诗,也能画,与一班八族名士往来。但他的生活非常贫苦,他因为不得志,故流为一种纵酒放浪的生活。

  (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此时,或稍后。

  (四)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阔差;但后来家渐衰败,大概因亏空得罪被抄没。

  (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做的。做书的年代大概当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六)《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下,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引子。故贾府在“长安”都中,而甄府始终在江南。)

接着,胡适又根据高鹗、程伟之的序《引言》及《小浮梅闲活》,《船山诗草》、《郎潜纪闻》,《御史题名录》、《八族文经》等书中的有关记载,对所谓“本子”问题作了考证,得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这话自无可疑”[10]的结论。

  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之后,胡适还写了《跋<红楼梦考证>》、《与钱玄同书》、《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等重要文章,不断补充他的论据,修正他的某些“结论”。从《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11]一书所收的材料(文章、信函、日记等)看,胡适的考证成果还得益于顾颉刚、俞平伯、周汝昌诸人的与之切磋琢磨和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胡适的考证成就是“一代人”的研《红》成就的集大成。在他同时和稍后,俞平伯、周汝昌二位先生以执着的热情,对曹雪芹与《红楼梦》都发表了许多考证性的文章,极大地丰富了考证派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四十年代之后到八十年代的四十年之间,周汝昌先生矢志不渝,献身芹红。他倾毕生精力和深厚的考证功夫,写出影响深远的《红楼梦新证》[12],将新红学的考证推到了巅峰,创造出新红学前所未有的硕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胡适只是新红学的开路人,而周汝昌才真正是入山得宝者!

  在当代的红学研究中,红学“考证”与红学“评论”、红学鉴赏,分庭抗礼,各领风骚三五年。从红学研究的人数和发表的文章、专著数量两方面看,评论“主题主线”、时代背景、人物分析、诗词评注、故事赏析……,占绝对优势。但是,若是从文章的“重量”和影响程度两方面看,红学的考证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则是前者所不及,考证仍然是“重镇”,甚至起着左右红学研究的路向的作用。

  近20多年来,红学考证用功最深者,有吴世昌、吴恩裕、周汝昌三大家[13],各有建树,为海内外红学研究者所敬重。其后,也涌现出一批从事考证的论文和专著,也各有发现和贡献,但就整体而论,缺少突破性的前进,更没有产生出像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新证》那样的“扛鼎”之作。

  4、红学考证派功过的评判

  胡适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有两段批评索隐派的话,这里摘录出来,大家看看这位大考证家是怎样说的。他说:

《红楼梦》的考证是不容易做的,一来因为材料太少,二来因为向来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他们怎样走错了道路呢?他们不去搜求那些可以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等材料,却去收罗许多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里的情节。他们并不曾做《红楼梦》的考证,其实只做了许多《红楼梦》的附会![14]

胡适在批评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之后,发表一通总结性的议论:

  我现在要忠告诸位爱读《红楼梦》的人:“我们若想真正了解《红楼梦》,必须先打破这种种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

  其实做《红楼梦》的考证,尽可以不用那种附会的法子。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

  同旧红学索隐派的“索隐”方法相比,新红学所运用的考证方法,无疑前进了一大步,更接近于“科学”,更符合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实际。实践证明,70年以来的红学考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专著,解决了红学研究中的一些具有关键性的问题。这些成就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永载红学史册。但是,从数十年的实践中我们也逐渐发现“考证”这种方法既不是红学研究中的唯一方法,更不是完美无瑕的方法。这种“考证”方法从它诞生的时候开始就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1)考证的前提“证据”,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材料”。用当代时髦的话说,“考证”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它首先要搜罗到足够的有关材料(证据),没有“证据”就无法“考”。用法律术语说,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就不能“定案”(下结论)。所以。红学考证就必须依赖有关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各种资料的发现。胡适当年考证“著者”、“时代”、“版本”,是依靠那个时代发现的一批材料。特别是甲戌本、庚辰本的发现,使他在版本问题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周汝昌先生能够写出《红楼梦新证》那样内容丰富的专著,也是得益于故宫所藏有关曹家档案、曹氏诰封、曹氏家谱及有关的志书文集。吴恩裕的考证得益于《四松堂集》、《懋斋诗钞》。《鹪鷯庵笔记》、《春柳堂诗稿》诸书的发现。

  近十年来,不断发现的有关曹雪芹和《红楼梦》人物,都无不极大的推动了红学的考证,乃至掀起阵阵的波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人们不要忘记,有关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地上地下材料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而“发现”材料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不是随人意愿随时随地什么都能够发现的。另一方面,发现的材料即使都是真的,那也有重要与否的局限。有些新发现的材料对某个问题研究有用,甚至只起一些补充某些论点作用,有些材料则作用不大。因此,这种依赖发现材料的考证,不可能持续不衰。有一天,“材料”发掘完了怎么办?这是局限之一。

  (2)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考证的过程、结论也并非都“科学”,都“可靠”。它还受学力深浅,知识广博与否,治学严谨与否的限制。在红学研究中,大家使用同一些材料,但考证的结果则完全不同,甚至是南辕北辙,互相矛盾。例如,曹雪芹生卒年的争论,旗籍族属的争论,祖籍的争论,具体到曹雪芹死于何处葬于何方,都争论得非常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一切都说明,考证方法还有许多弊端,甚至它也有索隐红学那种牵强附会,猜谜的成份。

  (3)山于考证在红学研究中是一种重要方法,并且影响巨大,近20余年来某些少数迎合某些渴求资料的红学家的需要,趁机制造假材料,搞所谓的重大发现,制造轰动性的新闻效应,借以出名获利。这种情形引起海内外红学研究界的公愤,著文讨伐。这些假货色的出笼是与红学界某些人不顾学术的严肃性或个人某种私利而采取支持态度分不开的。正因如此,考证就被真假材料所干扰,曾经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考证要“去伪存真”,这是从事考证的人必须经过的过程,也是考验一个一号证占治学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的试金石。但是,由于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有关文物资料实在太稀少,所以有些研究者总有一种“梦想成真”的心态。有时他们是怀着“怀疑”的心情去“肯定”某些新发现的。这些他们心里清楚,读者心里也明白,叫做大家“心照不宣”了。

  自1954年的那场评《红》批胡适、俞平伯的运动之后,“新红学”一度被批得“声名狼藉”,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到了“史无前例”的年代,更是口诛笔伐,“新红学”与“旧红学”打入被“批斗的行列,全面否定它在红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功绩。那时编印出版的各种书刊中都是一副面孔、一个腔调。例如,一本《红楼梦研究资料》[15]中写道:

  “新红学”是指五四运动以后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红楼梦》研究。胡适是资产阶级买办文人,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右翼。1921年,他写了一篇《红楼梦考证》,用从杜威那里贩卖得来的资产阶级实验主义的方法论,“大胆假说,小心求证”,把《红楼梦》考证为曹雪芹的“自叙传”,完全抹杀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俞平伯起而响应,用胡适吹嘘的“科学方法”也写了一本《红楼梦辨》与胡适一唱一和,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新红学”是资产阶级文人互相吹捧而提出来的名称。他们将五四以前的称为“旧”,给自己一伙则标榜为“新”。……“新红学”是资产阶级的流派,它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达三十年之久,我们须对它进行彻底的批判。

  粉碎“四人帮”之后,红学界曾出现一个“拨乱反正”的时期,特别是在批判了“两个凡是”之后,对“新红学”及其代表人物胡适、俞平伯、顾颉刚等人,给予了公正的评价,肯定了“新红学”的历史作用、历史地位,对他们的考证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还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个事实同样被载入了红学史册。

  如果我们细心考察一下1954年以后的所有研究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文章和著作之后就会发现,“考证”作为一种红学的研究方法,并没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