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园林艺术专业自我介绍
风水学中的专业解读
房地产专业术语大放送
最新热门    
 
交换专业化与组织化的理论与历史考证*

时间:2009-8-8 16:49:19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历史上浙江义乌盛行过“鸡毛换糖”——一种特殊的物物交换活动,从农副业活动演变到成有组织、专业化的商业活动。本文用经济学的方法在交换专业化和组织化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分析“鸡毛换糖”的专业化和组织化演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认为专业化交换活动的报酬递增推动了组织创新,组织创新使得更多的人卷入了专业化分工。组织创新是一整套分工结构的演变,产权制度对交换组织的变迁至关重要,资本作为用来承担和化解专业化风险的制度也制约着专业化交换组织的变迁。
        关键词:专业化  组织化  交换  敲糖帮  鸡毛换糖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历史上就是浙江省出了名的穷乡僻壤。1982年在全国率先开放了小百货(批发)市场,1992起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集贸市场榜首。义乌历史上曾盛行过“敲糖帮”,虽经社会主义改造和极左经济政策的压制,但是其中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方式对1982年专业批发市场的诞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义乌的“敲糖”传统孕育了专业化的交换,其组织能有效地保证高效率、低风险地从事远离义乌本土的长距离、流动性的小商品交换活动。小商品批发市场与历史上的“鸡毛换糖”、“敲糖帮”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资本条件下,专业化及其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专业化分工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本文在交换专业化和组织化的一般理论基础上,以史实来考证“敲糖帮”这一组织的专业化交换,以及产权制度和资本对专业化和组织变迁的决定性作用。
 
一、             交换专业化和组织化的一般理论
 
    专业化和分工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交换活动从自给自足的状态中分离出来,不可能一步到位成为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两者之间存在诸多不同专业化商品和分工结构的过渡状态。鸡毛换糖的演变过程也包括了若干个过渡阶段,这需要有一个关键的概念来界定和分析专业化分工的演变。我们借用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补充了杨小凯的专业化分工的分析框架,旨在说明“鸡毛换糖”所反映的分工演变及其组织创新。
    专业化分工的理论由几个必不可少的概念以及由此组成的分析思路。
    在一个生产者——消费者体系,①任何人都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生产者——消————————    
    * 本文受浙江大学天则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和天则经济研究所2003年《中国制度变迁案例研究(浙江卷)》立项资助,是子项目《传统与变迁——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起源》的阶段性成果。    
    ①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费者在经济生活中有若干种状态,如果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换其它产品和劳务只是其中之一,即所谓完全专业化。专业化的好处是专业化分工的报酬递增。在连续投入劳动的过程中,由于学习了新的技能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越高,平均劳动生产率越高。在经济世界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自身独立的生产——消费决策受到他人决策的影响。专业化个体的收益与整体的规模有关,网络越大,收益就越明显、越有保证。因此,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取决于社会分工水平的提高。只有产生了一种新的分工,个人(企业)才能有更高的专业化水平。如果社会分工水平不高,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也不可能高,专业化经济也因此受到了限制,报酬递增不可能太明显,许多人的工作只能惨淡经营。那么这两者如何协调统一的呢?第一是要协调在同一个专业方向上的不同个体的竞争;第二是要协调不同的专业化方向,构成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分工结构,保证专业化的规模经济如何从分工网络中获得好处。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是组织和制度。如果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专业化分工的主体是每一个经济单位,如个人、企业,那么协调专业化分工的是市场;如果将经济单位(如企业)看成一个整体,其内部专业化分工的协调便是各种等级组织,如合作社、生产队等等。
    专业化分工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生产性领域,在交换领域也同样存在专业化分工。要成为专业化的交换,其活动必须是依赖于社会分工结构的交换行为。交换要作为独立于生产的专业化行为,同时专业化的商人必须取得替代生产者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而独立行使这一流通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四篇中提出的商人资本等概念,包括由商品资本转换成的商品经营资本以及由货币资本转换成的货币经营资本等。商品资本在非专业化交换行为中,只是“自行销售”的生产者在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并不是独立地执行职能的资本。①要成为专业化的交换,条件之一是交换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职能,也就是马克思认为的这一种情况:商品资本是在一个和它的生产者不同的当事人手中维持它最终转化为货币的过程。商品资本的这种职能,是以商人的活动——商人的买卖为中介的,于是这种活动就形成一种特别的、与产业资本的其他职能分离的、因而是独立存在的业务。②马克思还认为,商品资本并不是离开产业资本循环就立即就能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的,其条件之二是货币资本运动的特殊形式,即同一商品的买和卖,能最终完成了货币资本的回流。
这两个条件中其中一个是较弱的必要条件,只要交换行为满足必要条件,即成为中介买卖的职能,就属于专业化的交换行为。相应地,从事这种行为的人,就是最原始的专业化商人。条件之二是一个较强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资本。资本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一个重要条件。成为专业化的商人必须首先具备一定数量的资本,通常来讲是货币。不过,像鸡毛换糖这一类初始专业化水平较低物物交换活动,同样存在资本的回流,但不一定就从货币资本到增值了的货币资本。我们发现“鸡毛换糖”的交换链条(从货币到货币)要远比马克思分析的货币资本回流的过程要复杂,在后文分析敲糖帮的运作时会有所涉及。放宽对资本形态的限定,无论是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沿用马克思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绵延发展的交换历史划分为非专业化和专业化、低级专业化和高级专业化等不同阶段,就能解释在社会化大生产前的专业化商业活动,就譬如义乌的“鸡毛换糖”、“敲糖帮”,以及其中蕴含着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内核——专业化交换和专业化商人。
————————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9页。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要条件还隐含着专业化交换的制度与组织。制度仅仅指产权制度,在马克思的分析中是雇佣资本及雇佣制度,相应的组织就是企业一类的等级组织。但是在没有达到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化大分工时代,但同样需要有一套产权制度,财产的控制收益权和剩余收益权能合理配置,或两权合一,如专业化商人;或者两权适当分离,如雇佣制、师徒制。因此在协调分工的组织上,就不完全是企业一样标准的等级体制,有可能是一个组织内特定的规则,如行会组织及其行业规则等。在专业化交换的演变过程中,产权制度和组织在不断演变,内容是很丰富的,绝不是市场或企业这样简单的两种划分。
 

一、             专业化交换的演进之一——拾遗补缺的“鸡毛换糖”
 
    按照专业化和组织化这两个标准,本文将讨论小商品交换划分为两个阶段:拾遗补缺阶段;有组织的专业化阶段。在拾遗补缺阶段,农民利用农闲时间,熬制红糖,加工皮糖,走村窜户换取鸡毛等废旧物。其专业化水平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亦农亦商的半专业化。农民大部分的时间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保证有足够的生活资料,降低物物交换的风险。亦农亦商其实是在社会分工水平不高的时代降低和化解专业化风险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
    第二、实物资本部分起到中介的功能。实物资本是指用于交换的皮糖。一部分交换所得是质地较次的鸡毛,作为下脚料用于肥田,改善土地肥力,提高粮食产量,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这一部分物品必须返还到实物资本的生产中去,其交换事实上只是生产功能的延续。另有一部分的交换所得,例如质地较好的羽毛、骨头、古董、废旧品等,到专门的收购处售卖,只有在这一部分交换中实物资本承担了中介的功能。
    第三、专业化的时间分配。显然,拾遗补缺的小商品买卖包含了两方面的不同内容,其一是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生产,实物没有发挥中介的职能,因而不是专业化的交换行为;其二是在农闲时的交换活动,特别是在过年过节农村有大量鸡毛、骨头等废旧物的时候的鸡毛换糖。在当时的分工水平下,农民要花大量的时间生产基本生活资料和商品资本,配给在报酬较高的专业化交换的时间并不多,总的来讲,拾遗补缺的“鸡毛换糖”只是季节性的、短期的专业化。
    报酬递增来源于“鸡毛换糖”所积累的技能,其积累速度有所提高。
第一,获利的复杂程度逐步提高。拾遗补缺的小商品交换利润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提高农业产量,充分利用了农业劳动的时间。具体的过程如下,一般情况下农业产量不高,农闲时间就此浪费。用于种植糖梗和熬制皮糖,由皮糖换回肥料,产量提高了,增加了农业剩余,农闲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可以成为第一笔资本的原始积累;利润的第二个来源在于交换中的差价。皮糖充当了等价物,用皮糖交换废旧鸡毛等的交换价值远高于皮糖的市场价值。当时货币经济不发达,很多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成本过高,反而不能实现交换,鸡毛换糖这种物物交换适应了当时的分工水平。当交换中介由小商品来充当时,物物交换的市场价值之间差价更加隐蔽和复杂,即在经历了货币→小商品→鸡毛→货币的三个环节后,①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货币收益,“鸡毛换糖”的过程就变成了货币资本→商品资本(小商品或者红糖)→鸡毛(中介物)→货币资本,可见多了一个鸡毛和其他废品作为媒介物的过程,表明“鸡毛换糖” 的分工要比一般的专业化交换多一个环节,相应地分工结构中需要有专业化分工与之相适应。物物交换并以鸡毛等作为媒介,是对货币的替代,降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