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解读“端午索”的符号指…
从郭小川看中国新诗的探…
君——探索蚩尤文化的另…
感悟诗学现代转型之可能…
“重返政治领域”:鲁迅…
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
从伦理道德视角解析“人…
探索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几…
最新热门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台湾的案例分析

时间:2009-8-8 16:49:59  来源:不详
“精神”?

 

在追寻亚洲“现代性”的“精神”时,彼得·伯格呼吁关注民俗宗教(所谓“小传统”)。“大传统”,包括儒家和大乘佛教,都深深根植于人民对世界所持的态度的底层里,包括认知和情绪的层次。果若如此。是否我们寻找的“今世观”,如积极和实用主义等的根源,就在这些“底层”或“小传统”里,而不是在“大传统”里。[9]

 

九、东亚真的能够提供一个“模式”吗?

 

不论是第三世界,还是西方国家,能否学习东亚发展的经验?

伯格认为,虽然没有人会否认我们无论如何总是可以从不同的社会学到一点东西。但问题是在呈现一个整合的发展策略时,东亚真的能够提供一个“模式”吗?问题的要害在于如何看待东亚经济成就中的文化因素?在这里,伯格以台湾为例,提出有两个可能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是:台湾的经济成功是因为在台湾居住的是中华民族,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是受中华文化和中国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中华文化模式在塑造中国资本主义精神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说法可以称为“文化论”。另一个假说是:认为台湾的经济成就。主要与文化无关,最重要的还是特殊的经济政策及其条件,与他们是否是中国人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种假设被称为“制度论”。如果“制度论”是对的,台湾经济模式就可以输出,但如果“文化论”是对的,那这种模式输出的可能性就值得怀疑。

彼得·伯格承认,“我不仅无法确定哪个假设是对的,同时我自己也仍在两者之间徘徊。”或许,“正确的答案是否应该就在此两个假设之间”。[10]

 

十、东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吗?——社会政治变项的制约

 

没有人会对东亚的经济与社会成就加以怀疑,但是,这些成就能够持续到未来吗?如果可以,到底又可以持续多久呢?在这里,伯格认为,“明显地,这将受到一些与两个假设无关的政治及经济状况的影响。”譬如说,这个区域仍然可以继续免于战乱吗?国际经济体系会继续有利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所采取的发展策略吗?西方政府的贸易政策会出现重大变化吗?等等。

而且,如果像“文化论”所强调的,文化对可持续发展有其重要性,那么如何有效地维护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而不使其在外来文化的感染下发生蜕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更具有个人主义性格,而比其长辈较少具备集体取向的性格(特别是日本)。但伯格发出疑问:这是态度的大变动?还是只不过是年轻人都会有的一个过渡现象?[11]

 

结语

 

美国学者彼得·伯格不同意用现代化的西方“范式”来解释东亚“模式”,但也不认为东亚“模式”就是无法输出的“文化经验”,是一种不成其为“经济模式”的“文化模式”。他对解释东亚发展的“制度论”和“文化论”两种假设都持怀疑的态度,他相信“正确的答案是否应该就在此两个假设之间”。但他呼吁关注和重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功能。他对东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关切,从社会政治变项和文化变项加以研讨,力图探寻东亚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景。他同样关注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他对“东亚模式”进行个案研究,为的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其他地区的发展。

[1]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还可以参考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也收录了彼得·伯格的这篇文章。

[2]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3]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4]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5]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6]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7]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8]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9]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10]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11] 参考[美]彼得·伯格:《一个东亚发展的模式:战后台湾经验中的文化因素》,萧新煌译,中国台湾《中国论坛》(1984)第19卷第6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