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2009年公务员工作总结
盘点2008“最”八卦房产…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2008年度品牌价值榜TOP…
邓亚萍成为广州亚运注册…
厨师讨要600元工钱被老…
华为艰难拿下印度BSNL2…
4000元打玉娇头的那沓钱…
房产八卦:普通商品房最…
我们中国成最大经济体需…
最新热门    
 
2001年国内辽西夏金史研究综述

时间:2009-8-8 16:50:29  来源:不详
2001年国内学者对辽、西夏、金这三个非汉族建立的王朝历史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最令人高兴的是,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1991年第四届年会论文集《辽金史论集》第六辑(以下简称《论集六》)延迟10年后,本年度终于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集收论文29篇,多为国内学者所作。张修桂、赖青寿编著的《辽史地理志汇释》和魏志江著《辽金与高丽关系考》两部专著本年度也分别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和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另外,本年度其他各种刊物上尚有相关论文100余篇。以下对这些论著分类择要介绍。

                  一、政治与制度史研究

  郭康松《辽朝夷夏观的演变》(《中国史研究》第2期)认为辽朝夷夏观的演变过程与中原文化在辽朝的传播与被吸收进程相一致。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历史研究》第6期)指出:辽朝的汉文国号主要是针对汉人及部分汉化程度较深的契丹人的,由于对汉地统治的需要,曾几度变更,或称“大契丹”,或称“大辽”,或两者并用;契丹文国号则是针对契丹人及其他北方民族的,从现有史料来分析,契丹人可能始终都自称他们的国家为“哈喇契丹”。吴凤霞《辽代宫廷变乱与其制度的关系》(《河北学刊》第4期)认为传统的世袭制、皇室婚姻制度以及头下制度都与宫廷变乱的发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高平如、王凤岐《金代正隆始于甲戌年——兼介大金李汝为墓志》(《论集六》)据该墓志认为正隆年号不是从一般认为的丙子年开始,而是此前两年的甲戌年。王世莲《金代非女真族后妃刍议》(《论集六》)考察了她们的地位与影响。
  王德忠《论辽朝部族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职能》(《东北师大学报》第6期)考察了辽朝部族组织的由来和延续、辽朝前期对部族组织的加强和制度调整以及部族组织的政治职能等内容。何天明《辽代夷离华院再探》(《内蒙古社会科学》第4期)对圣宗太平六年之后夷离毕院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得出辽代夷离毕院是作为“掌刑狱”的部门而存在的结论。李锡厚《关于“头下”研究的两个问题》(《中国史研究》第2期)就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一文中涉及头下的两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一、王国维认为头下一词“本出契丹”,只是指此语本出《辽史》,并不是指契丹语的音译;二、学者们关于斡鲁朵是皇室头下之共识起源于对《辽史·营卫志》“宫卫”一目小序的误读,实际上,斡鲁朵与宫卫并非是一回事,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王善军《辽代籍没法考述》(《民族研究》第2期)全面考察了这项法律制度的内容及实施情况。陈广恩《关于西夏边防制度的几个问题》(《宁夏社会科学》第3期)对西夏边防将领的选派、边防军的职责和边防奖惩制度作了探讨。鲁人勇《西夏监军司考》(《宁夏社会科学》第1期)考证了西夏前中期监军司的增减、移置、更名以及驻地等问题。尚世东《西夏公文驿传探微》(《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根据《西夏天盛律令》等文献,结合文物考古资料,对西夏的驿路、驿馆、符牌和驿传制度等问题作了探讨。
  对这三个王朝的政治和政治制度史研究,相关论文还有刘国宾《阿保机从无废长立次之志》(《烟台大学学报》第3期)、马希和徐世明合作《辽世宗遇弑原因试探》(《论集六》)、李范文《试论西夏与辽金的关系》(《论集六》)、刘华等《西夏天都监军司所遗址及神勇军考》(《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陈广恩《西夏兵器及其配备制度》(《固原师专学报》第4期)、董克昌《大金在东亚各国中的地位》(《黑龙江民族丛刊》第1期)、赵永春《关于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第1期)、宋馥香《金朝争夺燕云地区的策略探析》(《北方文物》第1期)等。

                二、经济与社会史研究

  马利清《从铸币业的发展看辽代经济的盛衰》(《内蒙古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契丹本土铸币业的发展,除了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外,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本国经济的盛衰状况。申友良《论辽代中京地区的开发》(《辽宁大学学报》第6期)认为这一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和利用是从辽代后期开始的。李并成《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对西夏统治河西走廊近200年间的开发经营状况作了较系统的探讨。韩茂莉《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开发》(《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从金代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和北京路的区域开发特征入手,探讨了政治、军事等因素对金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阐明了区内主要农业垦殖区从西拉木伦河流域转向第二松花江至辽东一线的开发过程。王德厚《金代黑龙江地区城市经济概述》(《论集六》)勾画了这一地区手工业、商业、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大致轮廓。
  王承礼《契丹祭黑山的考察》(《论集六》)认为黑山为今巴林右旗的赛汗山。尚世东《党项盟誓制度探析》(《宁夏大学学报》第1期)考察了这一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内在的思想根源,并分析了它的政治作用。苏冠文《西夏服装制作技术述论》(《宁夏社会科学》第4期)认为西夏人已经能够制作出多种款式的、带有本民族特点又带有其他民族某些特点的服装。孙昌盛《西夏服饰研究》(《民族研究》第6期)介绍了西夏的服饰制度和男女服饰的特点,分析了唐、宋、辽、金和吐蕃服饰对它们的影响。王可宾《女真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论集六》)通过对若干女真词语语义的分析,探索了女真早期社会历史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张英《金代丧俗考》(《论集六》)详考了金代丧俗中葬地与葬制、丧礼、坟墓与葬具、神道碑铭与石刻群、随葬品等方面内容。王颋《辽、金、元猎鹰“海东青”考》(《文史》第1辑)全面考察了这种受三朝皇室钟爱的猛禽的历史、产地、所属动物种类等问题。
  另外,韩茂莉《辽代前中期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农业人口探论》(《社会科学辑刊》第6期)、杜建录《论西夏畜牧业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程妮娜《辽金时期渤海族习俗研究》(《学习与探索》第2期)、杜建录《论党项宗族》(《民族研究》第4期)、杨茂盛《试论女真人的宗族文化》(《北方文物》第l、2期)、崔广彬《金代女真人饮食习俗考》(《学习与探索》第2期)等文研究对象也主要是这三朝的经济与社会史内容。

  三、文化史研究

  孙进己《论辽文化——兼评所谓“第三文化”》(《论集六》)认为辽文化是包括辽代各族文化的一种复合文化,其中汉文化为主体。宋德金《辽金文化比较研究》(《北方论丛》第1期)考察了辽金两朝文化风俗的共同和相异之处,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王可宾《释金源文化》(《史学集刊》第4期)认为金源文化可作两解:就其本意,当为有金一代金源地域文化;引申之意,可指女真文化或金代文化。庆振轩《宋金“影戏”考》(《兰州大学学报》第1期)对宋金影戏的皮影制作、艺人状况、演出形式及演出内容等方面作了介绍。王巍《辽代著述研究》(《论集六》)考察了今天所知的辽代著述目录和现存的辽代著作情况。赵琦《金亡前后儒士的南渡与北徙》(《元史论丛》第八辑)考述了这一时期因各种原因南下南宋,后又在蒙古攻宋战争中被驱北返的金朝士大夫们对蒙元初期政治、文化的影响。同氏另作《金末诗人“稷亭二段”的卒年及出仕问题》(《文史》第3辑)。涉及辽金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比较重要者还有穆鸿利《论金代尊孔崇德之风对女真文化突变的影响》(《论集六》)、李晋林《金元时期平水刻板印刷考述》(《文献》第2、3期)、黄凤歧《契丹族的音乐舞蹈艺术探论》(《论集六》)等。
  另有一些论文,重点研究了这三个王朝的宗教情况。张畅耕等《契丹仁懿皇后与应州宝宫寺释迦塔》(《论集六》)认为该塔的兴建缘于兴宗仁懿皇后的倡导。史金波《西夏佛教新探》(《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利用新见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佛教的一些问题,如皇室发愿文的史料价值、帝师制度、国师数目、佛教法事情况、佛塔建筑、活字版佛经等作了重新探讨。张国庆《辽代燕云地区佛教文化探论》(《民族研究》第2期)、王承礼和李亚泉合作《从高丽义天大师的著述考察辽和高丽的佛教文化交流》(《论集六》)、杨茂盛《金代特林佛教文化考》(《论集六》)、师道刚《从新发现的刘祁等三篇快文看金元之际儒学与全真教的关系》(《论集六》)等文也都从某个侧面研究了相关宗教史方面的内容。

                四、历史地理与中外关系史研究

  本年度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最重要著作是张修桂和赖青寿编著的《辽史地理志汇释》一书。该书三十余万字,将前人和今人研究《辽史·地理志》的主要研究成果汇编了起来,为学人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周峰《辽南京皇城位置考》(《黑龙江社会科学》第1期)、宋乃平《试论西夏分立的地缘条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刘菊湘《西夏都城迁移的地理因素》(《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以及李辉《西夏与丝绸之路》(《社科纵横》第3期)等文也主要从历史地理角度来探讨相关史实。
  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可算是魏志江的专著《辽金与高丽关系考》,该书对高丽从传统的对中原汉族王朝的朝贡关系演变为对北族王朝朝贡关系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征作了深入探讨。同氏与潘清合作《女真与高丽易懒甸之战考略》(《中山大学学报》第5期)认为真丽间的这场战争加速了女真部的统一,也阻止了高丽向东北地区的扩张。武玉环《论辽与高丽的关系及辽的东部边疆政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也讨论了辽丽间的政治关系。

                    五、考古与文物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丰富。张景明、赵爱军《论辽代金银器》(《考古与文物》第2期)罗列了辽代金银器的主要发现和类别,并分析了器物的考古分期与特征。张子英《试论观台金代磁州窑》(《华夏考古》第2期)认为磁州窑烧造的鼎盛时期是金世宗、章宗两朝而非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宋代。刘韫《金朝铜钱窖藏现象探析》(《辽宁大学学报》第2期)指出大量铜钱窖藏是金朝统治区内的一种普遍现象。史金波《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文物》第10期)认为这些历书当印刷于13世纪初期,是一种早已失传的古历,且是目前己发现的有确切年代的最早的汉文活字印刷品;文章推断这些残历书是西夏印本。同氏《<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宁夏社会科学》第4期)通过对黑水城文献写本《文海宝韵》序言和卷末题款残本的译释和分析,认为这些残片透露出有关西夏文化方面的一些重要史实,如西夏文字的创制、《文海宝韵》的编纂等。孙颖新、宋璐璐《俄藏4429号西夏文<类林>残叶考》(《宁夏社会科学》第1期)对这一残叶进行了释读,并考察了文献内容的故事来源。聂鸿音《西夏文曹道乐<德行集>初探》(《文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