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谚语的语体和日谚汉译的…
佛经翻译家玄奘与铜川玉…
关于汉译佛经修辞研究的…
最新热门    
 
汉译佛经中的印度民间故事及其本土化途径——以愚人故事、智慧故事为中心

时间:2009-8-8 16:50:36  来源:不详
莫笑,莫笑,如拾得袜,即还我。”

两者之间只是粗合,但基本笑料却是一样的,我们还没有找到佛教经籍中有类似故事,但我依然认为两者之间可能是传承演变关系。上述愚人故事依然保留了民间故事的原貌,在民众口头代代相传。

二、中土智慧故事与印度影响

  (一)中国早期智慧故事与印度影响

  智慧故事同样是民间故事中一个重要类别。智慧故事最核心的情节是以巧妙的方式回答或解决问题、预测结果,并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然而细细一想,其解决方法又是在情理之中的。它可以出现在求婚、断案、预测、打赌、解脱困境、应对考验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因此,它可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类型故事与不同的母题中。
  中国早期智慧故事在民间故事类型学中并不典型。如果按照不太严格的定义,那么《韩非子》中君主为了了解、管理臣下、判断案例而使用的种种权术与智巧,似乎可以视为智慧故事的萌芽。韩非强调的“术”的主要用处主要员在于察奸,主要方法是“众端参观”“一听责下”,即用参验的方法,掌握真实情况,防止偏听偏信。其次还有“疑诏诡使”、“挟知而问”、“倒言反事”等手段,即下假命令,说假话,设置圈套,以诱惑获得真情等。如《韩非子·内储说上》:

  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不诚。

类似方法还有西门豹佯亡车辖、周主索曲杖、子之佯见白马等种种事例。在各种御人之“术”中也包括了准确推断事物尤其是犯罪事实的智巧。在《韩非子》中,有许多根据犯罪动机来推断罪犯的种种记载,如《韩非子·内储说下》:

  僖侯浴,汤中有砾,僖侯曰:“尚浴免,则有当代者乎?”左右对曰:“ 有。”僖侯曰: “召而来。”谯之曰:“何为置砾汤中?”对曰:“尚浴免,则臣得代之,是以置砾汤中。”

类似例子还有昭僖侯智断窃种案、昭僖侯智断生肝案等等。韩昭侯可以视之为一个智慧人物,很多权术与智巧之术都附会在他身上,使他成为此类传说的一个箭垛式人物。这一时期作为中国智慧故事的萌芽期,具有很明显的特点,首先是政治化。由于三晋法家重视的“术”,基本上是“君主南面之术”,所以在这些智术中表现的智慧,都是政治智慧。因此,这些故事的内容集中在政治一个方面,而出现在故事中的人物也基本上都是政治人物。其次是实用性,韩非设计并讲述的种种智巧都是为了在现实政治中付诸实践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与实用性。由于东汉以后佛教的大规模传入,来自于异域的民间智慧故事为中国智慧增添了丰富的养料。
  佛教经籍中存在着大量的智慧故事,比较集中地记载在如下一些文本当中:《杂宝藏经》卷一“弃老国缘”的老父解难故事,《贤愚经》卷七“梨耆弥七子品”中的毗舍离智慧故事、卷十一“檀膩羈品”中的大王断案故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火生长者因缘”所载火生智慧故事,同书卷二十七、二十八“摄颂之余明大药事”中的大药及其妻毗舍佉智慧故事[13],更为集中的是《本生经》的“大隧道本生”[14],共10万字左右,比较集中地记载了印度民间的十九个智慧故事。这些故事难题的内容与解答的方式是大同小异的,它们的译介对中国民间智慧故事起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更为典型的智慧型断案故事。据《意林》引《风俗通义》载:

  颖川有富室,兄弟同居,两妇皆怀任,数月,长妇胎伤,因闭匿之;产期至,同到乳舍,弟妇生男,夜因盗取之,争讼三年,州郡不能决。丞相黄霸出坐殿前,令卒抱儿,去两妇各十余步,叱妇曰“自往取之。”长妇抱持甚急,儿大啼叫;弟妇恐伤害之,因乃放与,而心甚自凄怆,长妇甚喜。霸曰:“此弟妇子也!”责问大妇,乃伏[15]。

众所周知,此一故事属于一个印度民间智慧故事:《贤愚经》卷十一〈檀腻羁品〉第四六载:

  二母人共诤一儿,诣王相言。时王明黠,语二母言:‘今唯一儿,……听汝二人,各挽一手,谁能得者,即是其儿。’非其母者,於儿无慈,尽力顿牵,不恐伤损;所生母者,于儿慈深,随从爱护,不忍拽挽。王鉴真伪。

在《本生经》的“大隧道本生”中也有类似故事。更为广泛地说,此一故事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流播的智慧故事。《旧约全书·列王记》上记二妓争儿,所罗门命令左右取剑,曰:“剖儿为两,各得一半”,一妓乞求不要杀儿,自己愿意舍让,一妓则说杀就杀了,不再争执;所罗门据此判断是非。在AT分类法中,此一故事属于母题J1171.1“所罗门判案:分孩子”。
  《意林》引《风俗通义》尚载一事:

  临淮有一人,持一匹缣到市卖之,道遇雨而披戴,后人共求庇荫,因与一头之地;雨霁,当别,因共争斗,各云:“我缣。”诣府自言,太守丞相薛宣劾实,两人莫肯首服,宣曰:“缣直数百钱耳,何足纷纷,自致县。”呼骑吏中断缣,各与半;使追听之。后人曰:“受恩。”前撮之。缣主称冤不已。宣曰:“然。固知当尔也。”因结责之,具服,俾悉还本主[16]。

像这样的情节在《本生经·大隧道本生》及其他印度智慧故事中有两人争牛、争项圈、争棉线、争妻子等,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外乎两种,一是要争执双方说出只有主人才知道的某个细节以判断归属;第二是观察所有者与所有物之间存在的感情关系来判断真正的主人。这些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印度的故事,在中国经历了充分的历史化过程,这种历史化在《风俗通义》的两个例子里已经很明显了。在这两个故事中,主角分别是黄霸与薛宣这两个当代历史人物,由于故事与现实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到后世就很难区分究竟是史实还是民间故事了。也由于这些案例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因此,人物的本土化基本上就是整个故事的本土化。这以后《魏书·李崇传》苟泰与赵奉伯争儿,“各言己子”,郡县不能断,崇“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後遣人告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苟悲不自胜,赵咨嗟而已,崇断以儿还苟。《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则载: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取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从後射杀之[17]。这些断案方法都极其类似。不知道是后人根据民间故事的附会呢,还是这些历史人物当真从民间故事里学得了智慧。到了元朝,李行道创作的《灰阑记》成为此一类型故事的名剧,反过来影响了国外的戏剧创作。这是个舶来品经过加工后转输出口的个案,确实值得充分研究。
  除了智谋断案故事的进一步丰富之外,两汉智慧故事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新特点。新的特点之一,是难题型故事的出现。桓谭《新论》记载的“小儿辩日”故事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新论》此书已佚,近人有辑佚本,但此段文字或疏略,或讹夺,不足以见全貌,《列子》对于此段故事的记载全本《新论》,其云: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此一故事可以视之为难题考验与早慧类型的结合,此一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传,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文献之中。除了上引的《列子·汤问》篇之外,尚有张华《博物志》、《金楼子·立言》篇等,而在《世说新语·夙惠》中,更是将此事稍加改动,而变成了晋明帝的早慧故事,其云: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难题型智慧故事的出现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这类故事具有非常明显的民间化特征,其人物是两位无名小儿,而非一般文献记载中的历史名人。其次,这类故事具有浓重的趣味性特点,它的创作没有什么明确的实用功利目的,只是为了游戏或者娱乐。趣味性是民间智慧故事的一个重要特征。先秦政治型智慧故事一般不被学术界认为是典型的智慧故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故事不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智慧故事是“小儿辩日”。

  (二)佛经智慧故事的历史化

  魏晋南北朝是智慧故事的兴盛期,在这一时期,智慧故事的政治性弱化,趣味性增强。在内容上,出现了以早慧故事为代表的一系列智慧故事;而在形式上,则出现了以猜谜语、隐语为主要形式的难题破解型故事。最著名的早慧故事有曹冲称大象、王戎识毒果、孔融巧应对等等,大多收载于《世说新语·夙慧》篇中,其中很多是印度故事的本土化与历史化,这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曹冲称象故事,此段公案在学术界已是众所周知,无须详论。除此之外,《世说新语·雅量》篇记载了王戎七岁时的一段轶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此事刘孝标注引《高士传》即已记载,至唐朝又被收入《晋书》,成为官修正史中一段著名的早慧事迹。实际上,此事源自于印度的智慧故事。《本生经·愿望品》第五四个故事《果子本生因缘》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意):

  菩萨的前生是一个商队主,有一枝树枝果实长得很诱人,但他禁止商队成员去吃他,指出这是一棵毒树,因为:“此树不难攀登,离村亦不远。树上有佳果,圆熟累累无人摘。由此我知道,这定非好果树。”[18]

这个故事在《本生经》中并不是只出现一次,第八五个本生故事《有毒果本生因缘》与此也约略相似[19]。很显然,这是后人将佛教的智慧故事附会在了王戎身上,并被不太慎重的史家采信,最终完成了从故事传说到历史事实的转变。《北史》卷八十九《艺术上·綦毋怀文传》载:

  綦毋怀文每云:“昔在晋阳为监馆,馆中有一蠕蠕客,同馆胡沙门指语怀文云:‘此人别有异算术。’仍指庭中枣树云:‘令其布算子,即知其实数。’乃试之,并辨若干纯赤。若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