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风水原理从《易经》演变…
从《论语》看孔子的心智
尘埃落定话凄凉―从《青…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之…
从《黄鹤楼》到《甘露寺…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奸…
从《西游记》看当时文人…
宋代文学与《宋代文学史…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
从《世说新语》解读魏晋…
最新热门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

时间:2009-8-8 16:50:37  来源:不详
而三煽动政变。正如《南史》传论所评:“位在具臣,而情怀伊、霍,仁者有勇,验在斯乎!”如所周知,南朝高门由于“平流进取,坐至公卿”,故“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19]。在王朝更替、帝位篡代之际,“酿成雍容观变之习”[20]。而蔡兴宗能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冒可以不冒的危险,这在东晋后期高级士族衰落之后[21],确是佼佼者,南朝实在找不出几个。但是必须指出,这毕竟是个别的、极少数的,前废帝等荒主之所以被推翻,靠的不是这几个人的四出活动,制造舆论,而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官吏出于个人身家性命受到暴政威胁,不得已而参加的自救活动。这正是统治阶级“废昏立明”能够成功的特点。
  以上两个条件,只要昏暴君主怙恶不悛,一般说,地主阶级迟早会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达到“废昏立明”之目的,使政治上层建筑重新适合经济基础。这是通过《蔡兴宗传》和有关事实看到的另一规律。
  第三,前废帝的被推翻,采用了宫廷政变形式。这种形式在昏暴君主的胡作非为尚未达到使自己完全孤立的条件下,可能是较容易取得胜利的形式。《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宋后废帝昏暴,领军将军萧道成遭忌,有人劝他逃离建康,去广陵。亲信纪僧真说:“主上虽无道,国家累世之基犹为安固,公……纵得广陵城,天子居深宫,施号令,目公为逆,何以避之?”萧顺之等又建议:“帝好单行道路(指喜好少数几个人出游),于此立计(指狙杀),易以成功;外州起兵,鲜有克捷,徒先人受祸耳。”这些话表明:首先,昏暴君主在一个时期内仍有不少人盲目支持,所谓“累世之基犹为安固”,实即此意。其次,在此条件下地方起兵,采公开反抗形式,被安居京师的天子目为叛逆后,是很难取胜的。上举宋前废帝时徐州刺史刘昶起兵,因部下多不支持而失败,便是一证。再次,要想成功,便应乘荒主愚昧、麻痹之机实行狙杀、宫廷政变。这一意思蔡兴宗对沈庆之也说过:“车驾屡幸贵第,醉酣弥留,又闻屏左右独入閤内,此万世一时,机不可失。”总的看来,在南朝推翻荒主,这种形式用的较多。但由于皇帝与群臣、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各个时期并不完全相同,也还存在其他形式:
  1.如果大臣掌握大权,就可以主动废黜昏暴君主。如刘裕死,宋少帝即位,昏暴无道。当时尚未把实权全部交出的顾命大臣、录尚书事徐羡之等,一看大事不妙,“社稷将坠”,便公开率兵入宫,将他废黜,改立能代表整个阶级利益的刘义隆为帝。这样便为“元嘉之治”创造了基本条件。在封建王朝史上,采用这种形式突出的还有汉代霍光废昌邑王的先例。
  2.如果君主昏暴,而在京师一时又没有条件发动宫廷政变,地主阶级便可通过地方上起兵,打到京师,将他推翻。这种形式在宋前废帝时已露端倪。除上述刘昶起兵外,《蔡兴宗传》还记载,他由内官改除南郡太守,行荆州事,不愿去。他的外甥袁顗也由内官改除雍州刺史,行前劝蔡兴宗别拒绝这次外任,说自己据雍州(时治襄阳),“地胜兵强”,离荆州近,互相配合,“若朝廷有事,可共立桓、文之功”。桓、文指齐桓、晋文。所谓桓、文之功本指安定东周王室,这里实指从地方起兵,“废昏立明”,安定宋室。此事虽因蔡兴宗没被说动,未去荆州,特别不久刘彧等宫廷政变成功,而没有成为事实,但却说明地方起兵也是人们推翻荒主所考虑的一种形式。尽管如前所述,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形式“鲜有克捷”,但只要昏暴君主怙恶不悛,地方起兵便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由弱变强,最后夺取胜利。这可用齐东昏侯时的事例加以说明[22]。当时京师始安王萧遥光举行政变,失败;尚书令徐孝嗣等谋行废立,未及发动,被杀。于是地方起兵便接连不断。首先是江州刺史陈显达发难于寻阳(在今江西),接着是平西将军崔慧景举事于广陵(在今江苏)。这两次起兵虽系陈、崔二人出于自身利益受到威胁而举行,且均失败,但都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一致。崔慧景在起兵前对部下说:“幼主昏狂,朝廷坏乱,危而不扶,责在今日。欲与诸君共建大功以安社稷,何如?”陈显达失败,长史庾弘远被杀时“谓观者曰:吾非贼,乃是义兵,为诸君请命耳”。都是证明。在这之后,雍州刺史萧衍又起兵于襄阳,拥立荆州刺史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因为实力较强,东昏侯又进一步丧失人心,在萧衍接连胜利,兵临建康城下之时,城内发动政变,杀东昏侯,地方起兵终于得胜。萧衍进城,见到尚书令王亮说:“颠而不扶,安用彼相”[23]。王亮答曰:“若其可扶,明公岂有今日之举?”这就证明,在他们看来,君主昏暴,本应用合法手段极力劝阻,东昏侯因已不可救药,所以才用地方公开起兵的形式推翻他。
  3.通过敌对政权的力量来消灭自己的荒主。这是在宫廷政变、地方起兵条件都不具备情况下,地主阶级不得已而采用的形式。北朝高齐后主昏暴,为北周武帝所灭,便属于这一类。试看周灭齐[24],公元576年十月出师,第二年正月攻入邺都,二月全部灭齐,前后只化了四个月时间。是周军太强,齐军太弱的缘故吗?否!今以一例证之。为抗周军,齐后主至晋阳巡视,畏惧,潜逃回邺,留守晋阳的“王公卿士”便积极推安德王高延宗为帝,曰“王不为天子,诸人实不能为王出死力”。君主一换,士气大振,一度大败周军,几乎活捉武帝。后因与周军兵力相差悬殊,方才失败。可见,北齐将士不是不能打仗,其所以“皆无战心”,后来周军围邺,又出现“朝士出降,昼夜相属”的现象,实际上是对昏暴君主的消极反抗。《北史·儒林·熊安生传》:乃大儒,任齐国子博士,闻周军入,令家人扫门,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将见我矣”,“俄而帝幸其第”。安生赞美他伐齐是“龚行天罚”,相当于武王伐纣,反映了齐臣民欢迎周军打来消灭暴君的心情。大概就是基于这一考虑吧,魏征在《北齐书》帝纪总论中说:由于后主昏暴,“于是土崩瓦解,众叛亲离,顾瞻周道,咸有西归之志”。后两句见于《诗经》[25],在这里是双关语,“周道”当指周武帝的进步政策,“西归”便是指齐臣民倾心西方即北周。可见,推翻昏暴君主,通过敌对然而进步的政权,确是又一种形式。
  以上三点,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是想说明这样一个观点,即封建皇帝不是孤立的,而是地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因而他必须保护他阶级的利益,如果违背了这一使命,他的阶级便会想方设法(如通过谏诤等)劝他回头,直到不得已用暴力“去恶夺弱,迁命贤圣”。《宋书·蔡兴宗传》及有关材料,比较典型而集中地反映皇帝与其阶级的这一关系,对我们研究古代皇帝制度是颇为宝贵的。

[1]《宋书》卷七《前废帝纪》史臣论。
[2]《宋书》卷七《前废帝纪》。
[3]以下引文凡不另出注者,均见《宋书》卷五七《蔡兴宗传》及《资治通鉴》卷百三十。
[4]参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196页。
[5]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观堂集林》卷十。
[6]《宋书》卷八四《袁顗传》。
[7]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一。
[8]《宋书》卷七六《王玄谟传》。
[9]吴竞:《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条。
[10]《历代职官表》卷二四、《文献通考》卷五四职官八。
[11]《清史稿》卷二○○《允礽传》、《历代职官表》卷二六。
[12]《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
[13]《孟子·梁惠王下》。
[14]《汉书》卷八五《谷永传》。
[15] 参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宋后废帝一。
[16] 《宋书》卷七《前废帝纪》。
[17]《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
[18]《资治通鉴》卷一三九齐纪高宗明皇帝建武元年。
[19]《南齐书》卷二三史臣论。
[20]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
[21]参拙文《略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载《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22]参《资治通鉴》卷一四二至一四四齐东昏侯时期各条。
[23]原文见《论语·季氏》。此处指责王亮作为宰相,没有很好地辅助东昏侯,改变其昏暴行为。
[24] 参《资治通鉴》卷一七二至一七三。
[25]《诗经·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