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中美慈善文化差异及形成…
最新热门    
 
论慈善文化的缺失与重构

时间:2009-10-26 10:54:45  来源:不详
慈善行为的评价标准不统一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行为自然都会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评价。不同的价值观对同一慈善行为的价值评价不一样,在实践中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慈善的评价也有“过程论”和“目的论”两种分殊:一种认为慈善注重的是过程,不管目的如何结果如何,只要捐了善款、做了善工、有了善心就行,不在乎数量的大小和次数的多少;一种认为慈善应是纯粹的公益行为,是自觉、自愿的理性付出,不能带有利益期许,如果希望能够通过捐赠来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或者为企业以后的经营发展带来某些“方便”,就是目的不纯、沽名钓誉。在目前这个阶段,本文认为对慈善行为的评价标准不宜过高,如果坚持高标准来要求慈善的参与主体不利于把慈善事业做大,也不利于慈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即使某些考虑回报的慈善,只要符合社会功利标准,仍然是值得赞许的。为了做大慈善事业,舆论要多引导社会来关注和参与慈善活动,但不要过多地去评说,特别是有失公正的评论不仅打击了当事人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慈善行为和慈善自觉。
  
  (四)相关法律制度滞后
  法规政策的滞后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制约中国慈善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的法律对慈善事业参与主体的优惠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对慈善公益捐赠减免税收,以便形成鼓励人们积极捐赠的社会环境。2008年1月实施的新税法在捐赠的税收政策方面进一步放宽,即在年度利润总额的12%以内进行税前抵扣,这对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行政色彩浓厚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缓慢,慈善形成了由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半官方运行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慈善活动除了通过慈善机构做中介外,基本上是参与单位及工会组织的献爱心捐赠活动,再加上新闻媒介的宣传,这使得我国的慈善活动表现出一次性、应景性、封闭性、随机性和行政性等特点。因此才会出现为满足特定需要的应景表演性质的慈善文化现象,甚至发生不少对别人捐多捐少而指手画脚和评头论足的慈善尴尬现象。
  
  (六)慈善机构内部管理不健全且公信力不高
  我国的慈善组织内部也存在着缺陷。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不规范,慈善募捐的方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慈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慈善基金的运作过程不透明,慈善公益系统的自律有待强化。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捐赠人不了解受赠人,不了解自己所捐赠的钱经过怎样的运作过程达到被救助人手里,严重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慈善文化重构的思路
  
  (一)在价值观念层面上:把慈善当作文化来经营
  首先,要以包容的心态传承、弘扬人类共同的慈善资源,营造慈善文化深入人心的氛围环境。一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慈善文化资源,宣传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慈善传统美德,提倡社会成员富裕后的乐善好施,鼓励人们通过人道关怀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树立全社会相互帮助和关怀的新思维和行为方式,使慈善不仅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也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时尚。另一方面,到人类历史长河中去寻觅更多的符合现代国人心态的、适应现代社会道德认同感的善念, 在思想文化深层次上去体认和领悟更多的具有包容性的慈善资源。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西方人的“Love(爱心)”、“F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