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时间:2009-11-28 11:30:18  来源:不详
尔德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会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端[4]。狂飙突进运动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给了封建专制以猛烈的一击。歌德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以第一人称,记录着人的内心生活的震动,揭示心灵深处的隐秘。从描绘生活现象的人和事中力图投入生活的本质,寻根究底的探求生活中的问题的奥秘[5]。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也作为运动的创作实践推动狂飙突进运动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像是一扇窗子,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1770到1780年这个阶段的德国,它深刻地揭示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体现了狂飙突进的精神。
  一方面抨击封建旧制度,反对旧道德的束缚,体现对自由的渴望。从维特的口中爆发出“所有的清规戒律,不管你怎么讲,统统会破坏我们对自然的真实感受,真实表现!”“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只要谁的言行自由一些,清高一些,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你就会在背后叫:这家伙!喝多了这家伙是傻瓜!......真可耻,你们这些智者!”的控诉,维特以死来控诉旧道德对爱情的桎梏。他反对阿尔伯特的“某些行为(如自杀)无论如何都是罪过,不管它处于什么动机。”;讽刺嘲笑那些认为青年人自由是热情迷醉疯狂的“明智的人” “道学先生”, 维特愤怒地争辩“你们弄清了一个行为的内情吗?”,他批判道学家“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描写维特在公使那当差的日子时,暴露出社会的趋炎附势,马虎潦草的风气。“文章嘛写得倒挺好,不过您不妨再看看,每看一遍总可以找道义个更漂亮的句子,一个更始和的小品词。”,有价值的观点得不到支持,听从可恶之人的指手画脚,形式主义却不断地要执行。青年维特只能感到“我的生活缺少了酵母;是我深夜仍精神饱满,一大早就跳下床来得兴奋剂已不知抛到了何处。” 
  另一方面作品揭露苟延残喘的贵族的丑陋嘴脸和抒发对市民阶级的同情与恼怒之情。尽管贵族在经济上已不占优势,但他们顶着贵族头衔,自视高贵,封B小姐的姑母的乐趣竟是俯视市民的脑袋。所谓的贵族“扬着世袭贵族的眼睛和鼻子”,处处以高于一等的姿态出现,欺压市民阶层。市民阶层有着软弱的性格缺点,总是处在“最令我(维特)恼火的是市民阶层的可悲处境”,我们可以读到小市民们虚荣与无聊,“他们是如此斤斤计较等级,无时无刻不在觑着抢到别人前面去一步的机会,以致这种最可悲,最底下的欲望,竟表现得赤裸裸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时暴露青年市民的彷徨与懦弱。维特虽然“恼火的是市民阶层的可悲处境”,可是他作为特定时期的市民青年,身上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令他自己也气闷地彷徨与懦弱,当他辞去公职,给绿蒂的第一封信中写道:“我浑身充满活力,却偏偏无所事事,闲得心烦,既不能什么不干,又什么都不能干。”社会的大的前提下,维特自己无可奈何地产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少年维特的烦恼》里一股狂飙突进的精神,在德国混乱而虚空的社会现实中透出顽强的生命活力。这着重体现在青年人对人的思考。维特喜欢读荷马,喜欢莪相的诗,经常在明朗与愁闷中分析自身,“唉,这人啊真是一种惯会自怨自艾的怪物!”“人毕竟是人啊!当他激情澎湃,受到了人类的局限的压迫,他所能有的一点点理智便很难起作用,或者说根本不起作用。”;同时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如果我们不顾自己的衰弱和吃力,只管一个劲儿往前赶,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虽然步履踉跄,不断迷路,却仍比其他又张帆又划桨的人走运----而且,一当你与其他人并驾齐驱,或者甚至超越了他们,你就会真正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不顾一切向前赶,真正的突现了18世纪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