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感物·会心·畅所—中国古代山水诗主体创作心理透视

时间:2010-7-8 11:00:14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山水诗 创作心理 感物 会心 畅神
  论文摘要:感物、会心、畅神构成了古代山水诗主体创作心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感物是审美创造的肇端,会心是审美心理的超越,畅神是审美活动的结果。由此表明,古代山水诗除了“言志”、“抒情”以外,还应有“畅神”一族。由于主体创作心理的活动及变化直接影响到山水诗的意象创造及其美学效果,所以,准确把握创作中主体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古代山水诗审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审美趣味的欣赏和品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山水诗的主体创作心理,古往今来的探讨持续不断。人们在天人和谐思想大文化背景下提出了“感物”、“比兴”等一系列重要范畴,揭示了山水诗创作中主体心理与客观物象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总体看来,这些探讨及其成果还显得比较零散而不够系统,特别是对于山水诗创作中主体自理活动的走向和轨迹及其与作品中艺术意象、美学效果的内在联系,还缺乏富于逻辑性和整合性的探索与揭示。如果我们从这方面加以思考和探究,必将进一步深化对山水诗审美价值的认识,并为山水诗的欣赏提供新的寻幽探胜的途径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众所周知,“感物”、“会心”、“畅神”,都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浸透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经验。笔者注意到,从起初的“感物”(应物斯感),继而“会心”(境与意会),以最后的“畅神”(怡情快意),恰好构成了古代山水诗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变化的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一、感物—对自然美的惊见
    在诗歌创作中,感物是指诗人(主体)对客观现实(客体)的感受。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乐记》云: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是我国文艺思想史上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感物理论的描述。
    就山水诗的创作而言,感物是艺术创作的发端,直接影响到诗人创造性灵感(感兴)的勃发。刘群《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萧子显《自序》:“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都认为客观景物是文学描写的重要对象,创作开始于主体对四季景物不同变化的感受。
    不仅如此,诗人感物既是对自然美的惊见,便往往有偶发性的特点。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舟过谢潭》(其三):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料阳拈出来。
  写诗人在缓缓行舟中安闲从容地边饮酒边观赏两岸的景色,也许是因为酒喝多了些,也许是因为感到两岸的景色再无新意而有点“审美疲劳”,刚要掩上舱门小憩,然而就在这瞬间里,他意外地瞥见了令人振奋的奇异景观,于是再度推开舱门远望,只见在斜阳的映照下,好山如画,以其万千褶皱显示出无比新颖生动的美感。
    毫无疑问,正是由于客观景物在这瞬间的触发,诗人才诗兴蓬勃,欣然命笔,写出这么美的诗来。难怪杨万里曾现身说法般地在《答建康府大军库监门徐达书》中这样描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