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浅析新形势下对兵团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
 |
时间:2010-12-13 12:24:22 来源:不详
|
|
|
【论文关键词】文化事业 文化信息资源 文化设施 文物管理 公共文化 【论文摘要】鉴于兵团文化发展良好的传统,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兵团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过程中,需要利用和争取我国文化发展的政策,构筑兵团公共文化发展体系,实施文化兴边战略,推进兵团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发挥兵团文化为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服务、鼓劲的作用。 兵团文化发展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经过几代兵团人用血汗精心培育了以“热爱祖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内容的兵团精神,形成了以兵团精神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兵团各族干部群众投身各项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兵团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的新形势下,兵团文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一、兵团文化发展的现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兵团党委的领导下,在兵团各族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兵团文化事业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目标,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兵团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文化建设任务,兵团文艺成果不断涌现,基层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文化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宣传文化阵地进一步巩固,职工群众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理论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1.文艺创作和演出成果喜人。兵团现有歌舞团、杂技团、秦剧团、豫剧团四个直属文艺团体,另有农三师歌舞团、农八师文工团、农八师豫剧团、农九师豫剧团四个师属专业文艺团体。各文艺团体坚持开展“文艺基层行”、“四进社区”活动,平均每年下团场、连队为职工群众演出400多场。近几年来,创作演出了一批歌舞、豫剧、杂技作品,其中兵团成立50周年庆典主题晚会《绿洲颂》、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绿洲兵团—我的家》等剧目深受疆内外观众好评。同时,"2008年兵团戏剧节”新编创作的如:歌舞剧《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豫剧《天雪》《天山雪莲》,杂技剧《戈壁儿女》,秦剧《将军情》等多部反映兵团屯垦历史的新创剧目登台亮相,这些凝聚兵团精神的优秀作品扩大了兵团在疆内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2.初步建成了一批文化设施,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兵团现有文化中心胜兵团群艺馆牌子)1座;军垦博物馆1座(地处石河子市,属国家管理的重点博物馆);国家三级图书室1座(石河子图书室);14个师有6个师建有综合性文化馆,175个农牧团场有102个团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2200个连队有1000个连队建有文化站,673个连队建有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县级支中心39个。 3.实施了一批文化工程,丰富了职工群众的精神生活。全面开展兵团文艺“双优”(优秀作品、优秀人才)工程、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化部“文化下乡”实施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舞[1] [2] [3] [4] [5] [6]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