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浅谈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多元化整合路径研究 |
 |
时间:2010-12-30 10:04:21 来源:不详
|
|
|
论文关键词:网络平台 信息传播 信息整合路径 论文摘要: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上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以及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等新变化更凸显了网络的“平台”作用。网络不仅是“媒体”,其真正价值在于网络信息、知识、技术、关系等资源的高度整合。网络媒体的发展应探索包括内容、渠道和形态三个别方面在内的有效整合传播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 1998年5月,联合国时任秘书长安南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认为“在加强传统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以“网络媒体”四个字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查找,其中百度为8 220000篇,谷歌为2 960 000篇。以“题名”为检索项,“网络媒体”为检索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范围下,中国知网上也有907篇相关论文。可见,“网络媒体”这一说法已较为普遍,而且在学界以此进行研究的也不为少见。以彭兰为代表,目前学界对网络媒体的界定是,“网络媒体是指具有一定资质、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包括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和有新闻登载资格的商业网站。 对于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形态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尼葛洛庞帝,他提出了“网络是超媒体”,但他所描述的超媒体是互联网技术—“超文本”的延伸,因此他对超媒体的认识也仅局限在传播新科技的角度。张君昌(2004)则进一步提出了超媒体的概念,认为网络处在“‘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多媒体信息之间相互叠加、高度融合、自由装换的传播状态’的泛媒体时代末期和超媒体时代的前夜”。陈刚(2008)则质疑了互联网的新媒体属性,指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形态不是媒体,网络作为媒介的根本特性是反媒体,即媒体自身的淡化。吴晓波(2008)则从营销的角度,提出“用超媒体的思维发展网络媒体”,他认为网络不是传统媒体简单的延伸阎。那么如何看待网络的属性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其信息整合的功能,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从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等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中,探寻信息传播在内容、渠道、形态等方面的路径整合之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新变化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网络不仅是“媒体”,更重要的是“平台”。网络作为媒体的特性仅仅是网络信息传播大系统中一个信息传播单元。如图1所示,网络媒体、博(播)客、网摘、SNS(社会性网络软件),RSS(丰富站点摘要),TAG(标签)、WIKI(维基),P2P(点对点)等都属于信息传播单元,它们共同构成网络信息传播大系统。 相比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我们研究发现,网络虚拟空间里的信息传播发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
 化更突显了网络的“平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性
[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