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迟子建:还有多少作品流…
最新热门    
 
罗孝建:试论传播中国烹饪文化的使者

时间:2011-01-31 11:10:26  来源:不详
的最后一晚,就是在忆华楼度过的。当时的宴席菜谱是:香酥鸭、素炒蟹粉、芙蓉鸡片、珍珠丸子、凤凰扁豆,鱼肉虾盅、麻辣牛肉、香菇托儿、火腿蚕豆、三鲜炒饭、酸辣汤。典型的中国风格,既丰盛可口,又不油腻。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连声赞赏着:“中国菜真了不起”。经常上门的顾客有英国前首相希思,还有几位大使,甚至当时的约旦国王和王储也闻风而至。

  在伦敦,凡是爱吃中国菜的人,无不晓得肯尼思·罗和他开办的“忆华楼”。为了介绍地道的中国菜给英美食家,“忆华楼”的几位大师傅轮流回国来进修,不断地学习国内的新菜码,不断地改进工作。罗孝建组织了一个专门品尝中国菜的俱乐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的七年间曾指导一万七千个英国人品尝过中国菜。四十家大报上刊载过他关于中国烹调的文章,1983年他连续六个星期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教英伦的主妇们怎样做中国菜。在英国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还开了个中菜烹饪学校,分上午班和下午班,有五名教员,每学期上九堂课,每堂两小时。学生以中年主妇为主,知名人士如戴安娜王妃的母亲,也报名来参加。罗孝建离开家乡近半个世纪后的1986年4月,从英国首次携眷返榕。他还带俱乐部会员来中国北京等地品尝中国菜,特别是专程到福州“聚春园”菜馆品尝“闽菜”。在黄晨的《光饼和乡思》一文中,记述了离乡经年的罗孝建在重新尝到家乡“光饼”后的表现,更透出他对家乡的食物、对家乡、对祖国的一片拳拳之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忘记让那些来中国寻找美味和文化的英国人介绍中国的饮食,他对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可见一斑。
  3罗孝建的烹饪著作
  罗孝建对中国烹饪文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的烹饪著作。《罗氏通谱》说,他编写了几十本中国食谱的著作。文若洁在1984年则说:“至今他已经有32本关于中国食谱的英文著作问世,本本畅销。”
  文若洁的话应该是可信的,因为罗孝建是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1910—1999)在剑桥的同窗,而其夫人文若洁也是著名翻译家,几十年的故交,所言应为不虚。
  据笔者掌握的情况,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他的烹饪著作8种,分别是:《罗孝建健康中国烹饪》、《罗孝建新编中国烹调法教程》、《烹饪书:中国菜的100种地道烹饪法》(法文版)、《中国各省烹饪美食大全》(德文版)、《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纽约出版)、《东方烹调法》、《我的生活盛宴》、《第一流的中国烹调》,而这些均是出版于1984年以后的作品。笔者在网上购得一册1955年英国出版的《中国烹饪法》,这本书原是外文出版社的资料用书,后流入社会的。罗孝建的著作影响甚大,在美国人类学家尤金·N·安德森著的《中国食物》一书中,其参考文献里就有罗孝建的《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北京的烹调》、《中国的区域烹调》等书。从以上资料中可以推测,罗孝建编写的中国食谱的著作应该不少于40本。
  就笔者手头的《中国烹饪法》来看,这本书32开本,154页,精装,1955年5月初版、10月重印,由伦敦ArcoandNevilleSpearman出版社出版,分为十五个章。书的扉页上印有:“献给我的妻子,从她那里我学到许多厨房知识,特别是后期的清洗整理。”
  第一章“绪论”实际上是一篇质量极高,在当时即使是国内也少有的有关中国烹饪文化的论文。在“绪论”中,罗孝建首先列举了中国菜在西方风靡的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餐馆纷纷出现,中国菜风靡了各国首府和大城市,西方选择中国菜的人数迅速增加。没有有组织的资本或官方授意的组织的资助,这种迅速扩展的发生如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