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省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研究 |
|
时间:2011-01-31 11:10:26 来源:不详
|
|
|
sp; 4.通信主体水平的情况。通信主体水平是4个要素里面发展最为迟缓的一个要素,1992年一1999年通信主体水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 2 %。通信主体水平指数所选择的2个指标,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和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幅都不大。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为通信主体水平是社会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据有关报道,在我国数量并不众多的微机中,至少有70%其功能开发不到1/3。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目前解决我国各个地区社会信息化发展瓶颈的主要措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产业越发达。大批量的、高质量的在校大学生关系到社会结业结构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不可低估的后备知识竞争力量所在。 5.信息系数的增长。1992年一1999年信息系数增加了2. 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 5 %。在信息系数的4个指标中,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献机构经费支出指数呈波浪型增长,而且年度之间很不稳定,表明政府和社会对科技的政策和投人连贯性并不是很强。城镇居民个人消费中杂费所占比例和农村居民中个人消费中杂费所占比例变化并不显著,它是“恩格尔系数”运用于信息社会表明社会富裕程度的指标之一。这两个指标的徘徊甚至在1994一1997年间出现连续下滑的趋势,表明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然处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阶段,一般认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时,信息经济才有可能较快的发展。因此,目前,信息需求并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在此期间,人均GDP增长了3. 3倍,是拉动信息系数增长的主要因素。 通过以上的测算的分析看出,云南省的信息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信息化指数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和国内外社会信息化指数比较尚有不小的差距,为了便于国际比较,以日本1965年和美国1977年的指数作为100,将中国、广东省和云南省的指标原始数据转换为相应的指数,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于1994年才达到日本1965年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云南省1999年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与全国1995年相当,落后全国平均水平4年,与美国的差距更大,云南省1999年的社会信息化水平只有美国1977年的54%,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1994年云南省的社会信息化水平只有广东省1988年的59 %。同时,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和云南省社会信息系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硬件水平的提高(信自、量指数和信息装备率指数的增加),而软件水平(如通信主体水平指数)增加缓慢。因此,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更应该注重发展信息环境的软件,尤其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上一页 [1] [2]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