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浅议项目文化
浅议跨文化交际与英语交…
浅议在跨文化意识培养中…
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
“农村教育发展论坛”专…
关注农村教育 关心乡村…
“国培计划”5亿资金培…
浅议苏轼贬谪儋州时期的…
浅议清末民初时庙会与神…
“农村娃”难入名校坎在…
最新热门    
 
浅议农村受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

时间:2011-11-1 12:04:52  来源:不详
,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很多受众对媒介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正是由于不了解媒介的运作模式而产生的。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打破农民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资源。只有对媒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拒绝、核实。 
  (二)辨别过滤负面信息 
  对农村受众而言,负面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限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低下,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能够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至于迷失在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之中,是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教会他们辨别负面信息的方法,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对农村受众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也就意味着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辨别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善传播设施、提高文化水平 
  农村地区的欠发达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乏。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信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基础设施的薄弱。只有在传媒的到达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受众能够充分享受传播资源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思考等。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文化水平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大众传播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 
  基于上述几点,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从心里上消除媒介神秘感以及媒介崇拜思想,其次要尽可能多的传授媒介知识,让受众了解媒介。具体的可行途径有媒体培训、成人教育、培养意见领袖等。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偏低,这是我国农村媒介素养的现状。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促进农村受众个体发展,抑制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负面影响,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 
  [2] 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J].今传媒,2008(2). 
  [4] 周葆华,陆晔.中国公众媒介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新闻记者,2009(5).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