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正文
续说袁崇焕诛杀毛文龙错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如秦桧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 有如
袁崇焕原来是个阉党余孽
自毁长城 崇祯为何要杀
先祖盗下袁崇焕头颅 佘
督帅蓟辽犯下很多大错 
触目往事——袁崇焕纪念
有所畏惧——《袁崇焕评
袁崇焕大战宁远
最新热门    
 
袁崇焕原来是个阉党余孽(图)

时间:2009-9-17 13:29:00  来源:凤凰网
质疑行动的合法性——“敢径为之乎”?所以,只有是魏忠贤授意行事,而事先未有获得天启的首肯,那“吊孝”行动的合法性才会被如此的质疑。后来,虽然天启是肯定了“吊孝”的行动,曰:“朕甚喜焉”,但是袁崇焕先“吊孝”而后呈奏天启却是事实,所以朱国弼才质问,若没有“厂臣”的首肯,“边臣”怎么敢私自操办此事?

    在明确了谁人指使袁崇焕吊孝以后,抚宁侯朱国弼疏云中所提到的“钻刺而乔迁”和“干父一认”两件事情就更意味深长了,原文摘录如下:

    抚宁侯朱国弼疏云:“……柳河之败得以钻刺而乔迁,羡干父一认之有灵,其颠倒错乱遂至于此。”

    这里的“柳河之败”是指天启五年八月,孙承宗、马世龙谋袭耀州失利,这个失利导致了当时辽东地区军政长官的大规模撤换,其中督师枢辅孙承宗(督)、辽东总兵马世龙(镇)、辽东巡抚喻安性(抚)都在撤换之列,最终结果是孙承宗病休回籍,马世龙卸任回卫,喻安性谢事侯用:

    “大学士孙承宗屡疏乞归,上许之。”[22]

    “裁革辽抚命喻安性即谢事以候改用。”[23]

    “上传兵部,马世龙向来戴罪杜门,准他回卫。其中部总兵员缺,速推堪任的来用。”[24]


    袁崇焕是当时的宁前道(道),算得上是宁前地区的军分区司令,那是明军最前沿的军分区,而柳河之败原本只是一个小败,即过河袭击耀州的前锋营千余人被歼,鲁之甲、李承先二将被杀,但没有过河的后队之溃散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对整个辽东镇都有影响,袁崇焕作为辽东镇最前沿的军分区司令,脸上也自然应当无光。以下是崇祯时期,兵部尚书王在晋重提当年之事,责问孙承宗的内容:

    壬午,兵部尚书王在晋言:“……柳河之败止存兵五万八千,即如中辅疏以十二万,此六萬二千之兵归于何有?非失机陷阵則虚藉掛粮,世龙百喙何能自觧也。”[25]

    由王在晋对孙承宗、马世龙二人的责问中可以看出,柳河之败确实致使明军损失惨重,十二万人溃散之后仅存五万八,所以当时辽东地区军政首脑被大批撤换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袁崇焕却有升迁:

    “天启五年十二月壬寅升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前道袁崇焕为本省按察使,仍管宁前道。”[26]

    袁崇焕的这个升迁,在当时的督、抚、道、镇里,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抚宁侯朱国弼上疏中提到“柳河之败得以钻刺而乔迁,羡干父一认之有灵”其实是在指控,袁崇焕当时投靠了阉党,认了魏忠贤为“干父”,因此才得以升迁。

    如果我们顺着朱国弼的思路,梳理一下相关事件的时间顺序,那事情自然就很明显了:

    天启五年八月,柳河之败;

    天启五年十月,袁崇焕有上疏阿谀奉承厂臣;

    天启五年十二月,九千岁对袁崇焕“以资军需、声气相应”;

    天启五年十二月,袁崇焕“钻刺而乔迁”;

    天启六年十二月,魏忠贤遣袁崇焕吊孝;

    天启七年四月,袁崇焕请修生祠。

    从以上时间点来看,朱国弼的说法是得到了有力印证的。

    综上所述,袁崇焕和资深阉党分子为莫逆,与魏忠贤“声气相应”,请修“九千岁”生祠,上奏中对“厂臣”阿谀奉承,柳河之败后,在辽东地区的督、抚、道、镇中多人皆遭撤换之际,而他却获得升迁;此外,他还敢于先遣使吊孝,而后奏报天启帝;更在引咎辞职之后,获阉党中坚分子让荫;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