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美国传教士所知道的光绪
自行车20世纪初从德国传
1927年的南昌车站(原称
宋宁宗的皇后自行废立太
最新热门    
 
自行车登陆上海小史:骑进沟里必成报纸要闻

时间:2009-10-10 11:05:24  来源:《档案春秋》
行车也随之大量增加。根据国民政府上海市公用局的一项统计,1946年上海有自行车10.8万余辆,到了1947年,就变成了20余万辆。一年内上海就净增自行车近9万辆,人均自行车保有量1947年也已达25人一辆。巨大的市场空间刺激下,上海自行车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这四年中,上海物价一直处于异常不稳定的状态下,自行车厂商也乘机作祟,自行车的物价是一天一变,严重影响到自行车的销售。

新时代,自行车从金贵到普及

传人伊始。自行车是摩登、时尚的器械,在中国人心中,自行车代表着西方文明,代表着先进和富有。那时骑车上街的人脸上写满了自鸣得意的神情。时移世易,随着上海民族自行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上海城市经济的不断繁盛,自行车的价格已不再是高不可攀,自行车也逐渐由社会的上层下移到社会中下层人士。骑车的人数不断增加,骑车人的身份也变得多种多样,有赶往上班的城市职员(白领),有匆匆上下学的学堂学员,有执行任务的巡逻警察,还有满街游逛的送报员和邮递员。自行车此时早已不再是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玩意,而是普通上海城市居民的出行代步工具。自行车工业、商业和修租业等形成的产业能量,还为十余万上海人提供了就业的饭碗和生存的空间,相应养活的社会人群数目更为巨大。自行车在上海的普及和推广所产生的意义绝对超越了自行车本身。上海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市民生活状态都因为拥有自行车而变得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努力下,通过公司合营、统购包销等措施,自行车工业和价格才告稳定。1955年6月,《国营商业牌价掌握分工制度》规定:商业部掌握自行车零售价;中国百货总公司掌握进口自行车零售价。到1962年3月国务院批准自行车在上海实行高价政策之前,上海自行车厂及上海自行车三厂出产的“永久”、“凤凰”牌各型自行车价格都是维持在150元上下。由于建国初期实行低工资制,一直到1974年工资调整开始前,上海老百姓的人均月收入普遍在10元上下。自行车对一般上海市民来说又变得高不可攀。

从传入上海到眼下成为极其普通的代步工具,自行车见证了上海滩一系列的变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有的自行车配给供应制度被彻底废止,自行车基本得到普及,使用的群体以及社会阶层逐渐开始下移和扩展,自行车表征意义和实际作用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