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关于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点
回眸:毛泽东善于“打比
1980年中美关于台湾问题
关于陈独秀“教授嫖娼案
蒋纬国口述:我来解答关
于光远回忆:关于社会主
改革开放以来 关于百姓
关于战后美国对中国近世
1999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
2000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
最新热门    
 
关于 康乾盛世 的历史分期问题

时间:2007-3-10 10:46:01  来源:不详
深居宫闱之中,只靠阅读臣僚章奏是无法掌握河务、治理黄河的,因此决定南下江浙,亲临河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指导治河事宜。

康熙帝第一次南巡时,亲临治河工地,全面考察了黄运二河水势和堤岸状况,肯定河道总督靳辅的功绩,指示要加固运河堤岸,以抵御黄水淹没苏北下河地区高邮、盐城等七州县。第三次南巡时,康熙帝制定了治河方略,这就是深浚河身,并将黄淮交汇处河堤向东延伸,使洪泽湖、淮河之水流入黄河,免除下河七州县水患;又将清口以西黄河弯曲处浚直,并修筑一条长达二三十丈的挑水坝,使黄淮之水顺流而交会,彻底防止了黄河之水倒灌运河之虞。至康熙四十二年,各项工程相继竣工,治河成效显著。康熙四十四年闰四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时在惠济祠对随行之大学士、诸大臣表达了治河成功欣喜之情:“朕每至河上,必到惠济祠以观水势。康熙三十八年以前,黄水泛滥,凡尔等所立之地,皆黄水也。彼时自舟中望之,水与岸平,岸之四围皆可摇见。其后水渐归漕,岸高于水。今则岸之去水,又高有丈余。清水畅流,逼黄竟抵北岸,黄流仅成一线。观此形势,朕之河工大成矣。”[14]河道不再溃决,水患基本得到控制,人民生活的安定就有了保证,农业生产也就可得到恢复和发展。

除了治河外,康熙南巡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咨访吏治民情,尽力团结和笼络江南汉族地主、士大夫。江南地区由于物产丰盈,人文荟萃,因而其民情的安沸,吏治的好坏,人心的向背,直接关系到清朝统治的安危。顺治时期,清廷对当地汉族地主、士大夫采取高压政策,使双方离心离德。康熙帝亲政、特别是统一台湾后,决心利用南巡改变这种紧张形势。南巡中,他多次谒孔庙、祭禹陵,祭明太祖陵,又竭力扩大汉族地主、士大夫的入仕之途,广增学额,对致仕回籍的汉族大学士、官吏以及著名的文人学士或亲自接见,或派人慰劳,以示恩宠,对受灾的百姓也多放筹商救荒之策。这一系列措施果然受到了实效。六次南巡中,参加迎送的汉族地主、士绅和民人一次比一次多,热情也一次比一次高。这说明自清初以来,清朝统治集团和汉族地主阶级关系的漫长调整过程,终于获得了圆满的解决。

自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