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旧时越南的残酷刑罚[组
佐藤仁史(日)清朝中期
李喜所武昌起义后的农村
郑大华试论湘军崛起于湖
清代西北地区的农业垦殖
清初蒙古地区的农业开发
书生典兵——湘军理学家
困而知学——湘军理学家
辛亥革命时期没有 大的
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
最新热门    
 
赣南的农村墟市与近代社会变迁

时间:2007-3-10 10:50:58  来源:不详
与此同时,在清代,一些具有商品集散功能的墟镇也发展起来,其中有的还达到一定的规模。如塘江墟,位于南康县中部上犹江下游,清代乾隆以后逐渐发展起来,至道光年间,已形成为赣、粤、湘三省九县附近30多个乡镇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集散地,为赣南第一大集镇。全墟划分为30多个商行,如糖行、木行、花生行、生烟行、盐行、牛岗行、猪条行、零布行、米市街等,塘江墟还是江西省甘蔗生产和糖业的中心,农民于甘蔗成熟时“岁寒搭棚绞糖。”(注:康熙《南康县志》,土产。)嘉庆道光年间土糖加工厂已达70。”(注:道光《南康县志》,土产。)塘江集市贸易空前活跃,赶集人数一般在三万人左右,旺季可达五六万人,素有“小赣州”之称。营前墟,位于上犹县西部。上犹县西部乡及崇义、遂川、南康各湖南桂东县的客商和农民都来赶墟,素负盛名的营前粮食、仔猪、鱼虾、土纸、笋干、竹椅、香菇等农副产品在此集散,远销广东、湖南等地,由此带动如打包、食宿等服务性行的兴起。砖木结构殿式的“万寿宫”在墟场上堂皇壮观,祭祀期间,集市贸易尤为兴盛,当地有“头塘江、二营前”之称。会昌县筠门岭墟,地处赣闽粤三省要塞,水陆交通便利。自明万历中期梁国栋从福建迁此搭棚卖烟茶日渐成墟后,一直是福建、广东和江西的商品转运枢纽和重要集镇。从江西特别是赣南销往福建、广东的米、油、豆及广东、福建输入的食盐、海产等,均以筠门岭为集散地,或经筠门岭转口,其中输入的货品尤以食盐为大宗。市场规模及贸易额远远超出县城,俗有“头塘江、二营前、三筠门岭”之称。

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明清时期,赣南农村墟市与赣北、赣中地区墟市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色。

第一,赣南墟市的崛起是与山区的深入开发相联的。清代中赣南山区再开发过程基本完成,尤其是闽粤客的大量迁入,移民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