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时的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我,慢慢地产生了怀疑。似乎什么事情不对头,似乎又要教我们自相残杀。有人,但当然不会是斯大林[注: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全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他是大元帅[注: 大元帅(generallissimo )这个比元帅更高的头衔,起初并不是军衔称号。在中国古代是职务,指前敌总指挥。例如金军之中,],总司令,“各族人民领袖”,正处在成就和荣誉的顶峰。

本文摘自《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作者:瓦列金·别列什科夫,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斯大林竟意外地死于自己又一次创造的全国恐怖之中。
据我观察,远非贝利亚一人对女性有着病态的胃口……
苏共中央的秘密文件中指出,贝利亚曾经打算苏联建立合资公司,市场经济,并企图从奥地利撤出苏军,与南斯拉夫实现关系正常化……
似乎我们在40年前曾错过了实行市场经济的机会。
我们,我这一代的年轻人,当时谁也不知道斯大林的暴行。相反,我们认为他是我国人民严厉,然而智慧、公正、善于关心人的父辈。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怕他呢?我们将他崇拜如神,敬仰他。我们把能够在他身边工作,都看作是巨大的幸福,看作一种荣誉,得到它之后任何人都会觉得自己无法报答。对我来说,能够翻译他的每个词,这体现了最高的信任,使我充满了自豪感和巨大的责任感。我努力工作的惟一目的,就是想让他满意。他赞许的微笑对我们意义非凡。所以,我父亲的事,我没有把它归到斯大林身上,而是归结到混进他身边的坏人。因为正是斯大林自己的那篇《胜利冲昏头脑》企图制止强制集体化期间的无法无天。他毫不犹豫地清除并处死了那些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人。亚戈达,贝利亚和其他的刽子手最终为自己的龌龊事情而脑袋搬家。他也毫不留情地惩罚了那些脱离列宁[注: 列宁(俄文:Ле?нин),公元1870-1924,本为笔名,后成为他在政治活动中的别名,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文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预先做出的决定或者对之进行歪曲的人。
千百万的苏联人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而我则可以说是偶然有幸,千里挑一,被挑选出来在“领袖”的身边工作。
战争年代里,当时我经常被召到斯大林那儿,镇压的数量大大减少了。我认识的人之中,很少有人消失。可怕年代的那些艰难困苦团结了人们,强化了对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人们都以为,那个周围都是敌人和破坏分子的年代不再会回来了。40年代末新一轮逮捕和审判令人觉得没有理由,令人难以理解。谁也不愿相信会出现新的敌人。因为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苏联挺住了。希特勒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