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古代战争 >> 明朝军事 >> 正文
通信女兵退伍之际赠与连
白崇禧晚年暴亡之谜:遭
揭秘:白崇禧晚年暴亡之
张献忠千船沉银 沉宝士
拨开千年迷雾:探索一代
沉船之际奏响终曲 泰坦
死亡之海 的悠远历史
拿破仑死亡之谜
杨虎城次孙西安事变70周
蒋家传记权威作者新书揭
最新热门    
 
明亡之际的禁卫军:张狂太甚 不敌李自成农民军

时间:2010-1-23 11:40:16  来源:中华网论坛
道,末日到了,与其逮入锦衣卫诏狱受尽酷刑,不如现在自行了结:当天夜里,魏忠贤自杀身亡。与他一同自杀的是心腹私党李朝钦。

    大厂主魏忠贤自绝于人世,使皇帝松了一口气。魏忠贤死了,他所建立几十年的庞大、隐秘的内廷禁卫军系统和内侍系统土崩瓦解,不会再直接对皇位造成威胁。崇祯皇帝喘息之余,命令侍卫亲军穷究魏党,一网打尽,以防死灰复燃。皇帝下旨侍卫亲军,立即逮捕魏忠贤私党刚由宁国公改授锦衣卫指挥使的魏良卿,下锦衣卫镇抚司诏狱。紧接着,侍卫亲军奉旨逮捕先帝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侍卫亲军包围客氏府第,逮捕客氏,抄没其家。客氏破口大骂,口口声声说不能逮捕先帝的乳母。太监王文政奉命严审,竟查出有八位有身孕的宫女侍候客氏,而且出入宫廷。崇祯皇帝闻报大怒,立即下令侍卫亲兵和内侍,将客氏押送浣衣局榜掠至死。

    子侯魏国兴随后被禁卫军逮捕入狱,和魏良卿一同被秘密处死。客氏哥哥的儿子客光先、客瑶是客氏的死党,杨六奇是魏忠贤的女婿,三人被禁卫军逮捕,充军戍边。魏忠贤为恶天下,全仗客氏的支持:魏、客关系亲密,见面时,他俩总是屏退一应宫女,密语许久;他们指使内侍杀死裕妃、成妃,让心腹王体乾害死王安;两人互相依倚,为共揽大权而不择手段。他们吆喝殿廷侍从之盛况,远远超过了皇帝。所以,魏忠贤及其党羽被捕、处决,人人叫好,天下称快,人们从中看到了一线兴国的希望。

    崇祯皇帝深知国家破败,危如累卵。他为了救治这个破败的国家,保住朱家的社稷江山,耗尽了心血。但是,他最终还是不能阻止亡国亡家的死神的脚步。人们同情这位亡国皇帝,不无怜悯地称明崇祯时期: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这富于感情色彩的评语把太多的同情给予了这位亡国之君,而掩盖了他亡国之君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是他的褊狭自私、多疑猜忌从而痛失了忠臣良将;是他清理了内侍魏忠贤及其死党,又重用了新一批内侍,纵容他们刺探消息,流毒天下,从而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所以,学者张廷玉批评崇祯皇帝:"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指。"

    崇祯皇帝是以藩王入主帝位的。刚入宫时,他对一切都不熟悉。而宫中、朝廷,都是魏忠贤的爪牙。有魏忠贤在,他的皇帝宝座就受到威胁。所以,他八月即皇帝位,等了两个月后再收拾魏忠贤,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崇祯皇帝收拾权臣魏忠贤,是想从他的手中夺回决定国家和皇位命运的禁卫军,而不是痛恨使魏忠贤为所欲为的禁卫系统。恰恰相反,崇祯皇帝发现,谁都怀有野心和私心,只有内侍和禁卫军靠得住。这样,把复兴大明江山的厚望寄托在内廷禁卫军身上。清学者因此指出:"(崇祯)初即位,鉴魏忠贤祸败,尽撤诸方镇守中官,委任大臣;既而廷臣竟门户,兵败饷绌,不能赞一策,乃复思用近侍。"

    崇祯皇帝倚重内廷禁卫军,对东厂和锦衣卫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由衷的信任。崇祯皇帝信赖的心腹内侍王体乾、王永祚、郑之惠、李承芳、曹化淳、王德化、王之心、王化民、齐本正等人相继领厂事,东厂缇骑官校又一次成为皇帝的宠儿而耀武扬威,告密之风愈演愈烈。建德人郑三俊曾任职刑部,负责刑部事务。李清刚入刑部时,郑三俊获罪遣归。李清前去拜会,问他:刑部什么最冤?郑三俊惨然苦笑说:无过于盗情,想平反,也是秋后处决。李清十分愕然:为什么?回答说:都是东厂缉获的案子,司官不敢平反,堂官敢吗?只能选一些没有赃证、实在可怜的人犯缓期秋决,有的或许可以获救。两人相顾叹息。

    李清说,他初入刑部时,听说东厂办的案子最冤最滥,每个厂役一旦拿获盗贼人犯,不问青红皂白,施以五毒酷刑,敲诈勒索,直到无油水可捞,这才上呈厂部狱中。东厂折腾够了之后,定案治罪,罪行历历有词。四天内案子下部拟。十天内依样具奏。再过四天,便最后判决。人犯从缉拿之日便听天由命。曾经有一个人按盗贼被捉拿,自己叹息说:我贼都没有做,怎么诬我为强盗?李清见到刑部司官,想给这个无辜的人平反。司官说:不敢。问:为什么?司官沉重地说:"天下有一介不取之官,而无一介不取之吏;若一翻厂招,异日借题罗织,官吏并命矣!"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