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土的空心砖
环绕Ⅰ区的夯土围墙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其中东墙早年消失,北、西、南三面墙虽有残缺,但可以复原,距夯土建筑基址距离分别为56.6、17.2、10.3米,北围墙暂未发现门道。Ⅰ区墙内总面积约6400平方米,墙基宽度2.5米,夯层厚度8~10厘米。
发掘出土的陶质弯头
Ⅱ区位于整个遗址的西部。由南侧围墙、附属夯土建筑和主体夯土建筑三部分组成。围墙略有曲折,大致与夯土建筑基址平行,残长17.5米,宽2.5米,夯层厚度8~10厘米。从Ⅱ区的夯墙走向看,虽与Ⅰ区不能构合为独立墙圈之内,但部分墙体共用,且墙体结构没有差别,因此判断而至具有共同使用功能,而仅仅的用于分隔Ⅰ区大建筑与Ⅱ区小建筑的需要。同时,处在Ⅱ区的两座建筑仍有主、副之分。附属夯土建筑基址残长23米,宽4.8米。主体夯土建筑基址西部转角完整,残长19.7米,宽9.2米。整个建筑地面以上破坏殆尽,柱础石悬在附属夯土建筑基址上0.25米,发现有陶质弯头、管道等排水设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