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陕西咸阳底张镇十六国—
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
陕西蓝田支家沟汉墓
陕西眉县尧上秦汉聚落遗
陕西千阳尚家岭秦汉建筑
陕西蓝田新街新石器时代
陕西白水下河西村仰韶文
蓝田发现高级汉代大墓 
陕西咸阳战国青铜鼎发现
陕西发现北宋彩绘砖雕墓
最新热门    
 
陕西蓝田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园

时间:2011-04-23 11:19:52  来源:不详
房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陆续拆毁。据资料记载第二层建筑始建于清末1901年至民国初年。

    第三层房址:叠压于F4下5厘米处,三开间式,编号F6,包含物中见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及清代典型瓷片,故可判断属于清代中期建筑遗存。

    第四层房址:仍为一座房基,与第三层建筑共存于同一地层中但有先后之分,编号F7。位置在紧贴F6北墙外,三开间式,房屋底部正中贯穿南北向砖砌引水暗沟一条。地层关系可认定其早于F6,包含物中有清代早期瓷片,应属清代早期房址。

    第五层房址:位于F3之下4厘米处,为房屋基础一座,三开间,编号F8,面积约100平方米。堂屋正中北端以土坯垒砌祭台一座。屋外南部正中对应一卵石砌成路径,该建筑在地层关系上早于F7,出土大量明代瓷片、瓦当、滴水等推断为明代晚期。

    第六层房址:叠压于F8下45厘米处,编号:F9,三开间式,中堂设土坯祭台,建筑坐落于下层遗址所建夯土台上,土台南、北有包砖。夯土台下堆积大量筒瓦、板瓦、滴水、瓦当等建筑残件,地层与包含物皆显示遗址属明代早期。

    第七层房址:直接叠压于F9下,编号F10,五开间式,北部尚留柱础遗迹两排,高台建筑,台边沿有青砖包砌,设南、北两条通道,南边之道进入正殿、北边慢坡道乃神道起始,有两侧放置石像生所遗方坑与大量破碎青石片为证。神道向北延伸与墓地中轴线重合,汉以来墓园神道设置始终遵循这一规律。包含物与地层关系均表明其为北宋较晚时期,应为吕氏兄弟所建家庙“吕氏庵芸阁寺”遗存。

    吕氏家庙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孤立存在,为此考古队于发掘后期对遗址周边区域再一次作了踏查与详探,最终发现墓园西兆沟向东南方斜下将家庙遗址包含其中,但东兆沟已完全叠压在村落之下,无法勘探与发掘,只能按照中国建筑以中轴线为准左右对称的布局原则推测出东兆沟大致方位与走向,由此得出墓园兆域与结构之整体布图。

    目前资料整理虽未开始,但四年的考古工作实践令我们对整个家族墓园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与初步的研究,可概括如下:

    1、吕氏家族太尉塬墓园是岂今已发掘的最完整的家族墓园,它的三大组成部分应代表了北宋家族墓园的基本构成因素。

    2.墓葬群以墓园中轴线为准,纵向排列关系,为 “长子长孙”系列,体现和强调了“长房”为大、“长房”为家族主脉络的主导思想;同辈人的横向排列关系仍以中轴线上“长房”为中心突出体现年长者尚左的观念意识。著名的吕氏四兄弟均为理学家,以研究《周礼》见长。所以吕氏家族墓葬排列制度应体现了北宋理学大家们对《周礼》的分析体会、研究推敲,是其心得的结晶与成果。

    3、对比中轴线上三座墓葬纵剖图可归纳其特点如下:a、从早到晚墓葬深度递增。b、从早到晚墓葬形制趋向复杂。所以吕氏家族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是考古类型学的清晰范例。三座墓葬中随葬器物组合规律为:a、随葬品均为实用器物。b、从早到晚酒瓶、肉罐、饭碗做为随葬物主题一直被延用。C、从早到晚随葬品数量、种类越加丰富多样,第二代墓增加了粮罐、文具、古玩;第三代墓又增加了茶具、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