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广东阳春发现“达摩”岩
广东汕头“南澳I号”遗
广东发现疑似北宋大书法
广东清远发现宋代书法家
广东汕头南澳Ⅰ号明代沉
广东现南汉“乾亨重宝”
广东博罗曾屋岭春秋时期
广东增城浮扶岭西周—春
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发
广东五华西汉长乐台启动
最新热门    
 
广东五华狮雄山遗址二○一一年调查、试掘新收获

时间:2012-2-25 10:49:47  来源:不详
连至山下的古高坑水和五华河,将人工壕沟与天然河道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防御系统。

    北区的秦汉建筑基址主要包括四座建筑基址:
    一号建筑基址位于狮雄山第四级台地的中北部,上部结构因取土破坏不存。该建筑基址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残宽13~15米。废弃堆积中含有大量的绳纹瓦片,根据垫土中所出遗物和地层的叠压关系推断,此基址经历了至少三次大规模的扩建。3条排水沟分别位于一号建筑基址东侧、西侧和中部,年代略有早晚,从一号建筑基址的规模和扩建的次数来观察,它应是狮雄山遗址北区的主体建筑。

    二号建筑基址位于狮雄山南岗第四级台地南端,从剖面观察,共有38层夯土,其内包含有建筑材料[注: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 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铁釜等遗物,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11.5米,南北残宽3.5米,厚0.75~2.2米。其东、西两端见有基槽,东基槽上部宽3.5米,下部宽2.25米,深0.5米;西基槽不如东基槽规整,上部宽1.85米,下部宽0.9米,深0.5米。从其平面分布及结合已知考古发掘质料分析,该基址可能为第四级台地南端建筑的残余夯土。

    三号建筑基址位于第四级台地东北角,东西长15米,南北长16米,在其平面上发现柱洞13个,呈圆形分布。结合已知材料分析,此基址可能为角楼、望楼一类建筑的基础部分。

    四号建筑基址位于第三级台地的西侧,目前仅对其进行了局部揭露,出土了大量的纺轮、网坠、陶丸、石磨盘、磨棒等生产工具,建筑垫土上散见有柱洞若干。由于揭露面积的限制,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该建筑基址的西北侧发现了陶窑和窑前堆积坑,东侧发现了出有铁矿石、矿渣、红烧土、封泥、残铁器等遗物的大型灰坑,结合建筑基址中所出遗物,四号建筑基址及其周边区域很可能是手工业[注: 手工业是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劳动的工业。其特点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用私有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主要类型有:自产自销的手工业,]作坊区。

    壕沟以外的南区仅发现五号建筑基址1座,目前发掘的是其南部边缘的一小部分,建筑垫土厚达1.3米,上部见有大量废弃建筑材料,应是建筑倒塌后的废弃堆积,由于试掘面积较小,五号建筑基址的平面形状、结构等情况尚不明确。

    2. 遗物

    狮雄山遗址出土的秦汉时期遗物十分丰富,包括建筑材料、陶器、石器、铁器以及其他物品。

    建筑材料是秦汉时期遗存中出土最多的遗物,以板瓦、筒瓦为最,瓦当居次,砖类最少。板瓦、筒瓦外面均饰绳纹,内面以凸麻点纹为主,其次为素面,亦有少数在麻点纹中拍印文字、符号;瓦当纹饰主要为涡树纹;铺地砖仅发现1块,素面,砖体两面扎有成排圆孔。

    陶器包括瓮、罐、壶、瓿、盆、盅、釜、熏炉、钵、器盖、盒、三足小盒、纺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