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广东五华狮雄山遗址二○
广东阳春发现“达摩”岩
广东汕头“南澳I号”遗
广东发现疑似北宋大书法
广东清远发现宋代书法家
广东汕头南澳Ⅰ号明代沉
广东现南汉“乾亨重宝”
广东博罗曾屋岭春秋时期
广东增城浮扶岭西周—春
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发
最新热门    
 
广东五华狮雄山秦汉建筑遗址

时间:2012-3-28 12:19:25  来源:不详

    一 遗址概况
    狮雄山位于五华县华城镇东南约2千米处,是一座由南、北两个山岗组成的马鞍形独立山丘,由于河流的作用,四周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冲积平原,地势开阔,水源充足。狮雄山遗址发现于1982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1984~1990年,广东省[注: 东省 拼音: dōn?? shěn?? 解释: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南朝齐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后4次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和发掘工作,并初步将其定为南越国[注: 南越国是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国都位于番禺(今中国广州市内),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时期的宫殿建筑遗址。2011年1~12月,为明确狮雄山遗址的年代、布局、结构和性质,进一步加大广东省首批大遗址保护的力度,为遗址公园的科学规划提供充分依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狮雄山遗址进行了第五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取得了新的重要发现。
    二 主要发现
    本次调查和试掘,揭露面积500平方米,钻探面积50000平方米,并对五华河中游两岸10千米以内的山岗、河道、农田、沙厂等进行了地表踏查,发现了东周[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今河南洛阳的东都,至公元前256年周郝王卒,史称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重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相继进行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极大繁荣。]、秦汉、唐宋、明清等4个时期的文化和自然遗存。由于遗址的重复利用和其它不可抗因素的破坏,在狮雄山遗址现存的各时期文化堆积中,东周、唐宋、明清等时期的遗存均未发现有完整、纯净的单位,而秦汉遗存所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最多,保存也最完整,是本次调查和试掘的主要发现。
    1、遗迹
    秦汉时期[注: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遗迹主要分布于狮雄山南岗经人工修整的四级台地上,面积约34000平方米,被环绕第三、四级台地的壕沟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发现的秦汉时期遗迹包括:壕沟1条,建筑基址5座,排水沟3条,陶窑1座,水井1座,灰坑21座,灰沟10条。
    壕沟及壕沟以内的北区是本次调查和试掘工作的重点。已探明壕沟残长约330米,距台地边缘3~8米,平面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剖面为斜直壁、弧底,形状介于〝V〞和〝U〞形之间,开口距地表0.35~0.45米,沟口宽4.5~7米、深1.8~2.6米,打破生土。沟内填土分多层,多呈垂弧状堆积。根据地层及出土遗物分析,壕沟下部堆积的年代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壕沟自北、东、南三面包围第三、四级台地,经鞍部和南岗南侧的自然冲沟连至山下的古高坑水和五华河,将人工壕沟与天然河道有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