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重庆铜梁发现明代墓 内
重庆发现明代高官墓 墓
老鼓楼衙署遗址——重庆
重庆发现高等级明代墓葬
重庆彭水发现豪华古墓 
重庆三峡库区发掘5座东
重庆三峡库区东汉墓葬出
重庆发现西汉晚期土坑墓
重庆人700年前发明一字
百万年前重庆古人类打猎
最新热门    
 
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

时间:2013-04-02 12:08:21  来源:不详
迹,相互之间联系紧密,组成一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该建筑群南北残长115.6米,东西宽54.1米,分布于68个探方,包含单体遗迹14座,面积6200余平方米。该建筑群被东西两道贯穿发掘区南北的大型石墙Q3、Q5围合成一个大型院落。院落背山面江、坐北朝南,分区明确、布局规整,存在明显南北中轴线。据布局结构及遗迹组合关系推断,该院落当为明代重庆衙署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Ⅰ区的Q12与Ⅱ区的Q3、Q5形制结构类似,方向相同,结合Ⅱ区东北部发现的紧邻上述建筑群的F25、F47等房屋基址分析,明代衙署应至少包括两组南北向、东西并列的多进院落。从已发掘区域分析,各组院落在布局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主次或依附关系,应与衙署的功能分区有关。
  

    清代遗迹101个。除Ⅱ区的一组大型建筑群(F19-F21)外,与清代衙署建筑密切相关的发现为Ⅰ区北部的建筑基址F7,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面阔23、进深17.75 米。中部现存带铺首衔环的鼓形柱础9个,柱网排列整齐。排水设施设计较为精巧,四壁墙基内侧设有地下排水暗沟。室内中部设沉井,由暗沟连通室外。F7与现存地面建筑“巴县衙门旧址”为同一组建筑,根据《重庆府志全图》推测,可能为巴县衙门的衙神祠。


    三、重要遗产价值   


    遗址发掘期间,重庆市文物局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召开多次专家论证会,邀请多名国内专家,对遗址进行了实地踏勘、论证。2011年10月13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中、日、韩三国30余位专家学者,对遗址进行了考察研讨。2012年12月12日,又邀请徐光冀、李伯谦等20余位知名考古学家对遗址进行了考察研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老鼓楼衙署遗址保存完好、纪年明确。根据考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及遗址地望分析,南宋时期,遗址当为四川制置司及重庆府衙治所。明清时期,作为重庆府署及巴县署,遗址又经过多次修葺利用。

   
    专家们指出,老鼓楼衙署遗址的相关发现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要空白,是重庆城市发展史的实物见证、人文精神的珍贵载体、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撑。同时,遗址作为南宋川渝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枢纽和指挥核心,也是一处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军事遗产。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重庆城市沿革变迁、川渝地区古代建筑及宋蒙战争史有重要学术价值,对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城市名片、彰显“英雄之城”形象以及提升重庆文化品位,具有突出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展示利用价值。


    历史价值

  
    老鼓楼衙署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重庆城市考古的重要空白。南宋置司、抗战陪都、中央直辖是重庆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大飞跃,南宋淳佑二年(1242年)四川制置司移驻重庆无疑是重庆城市大发展的开端,重庆从普通州府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老鼓楼衙署遗址正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高台建筑基址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