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孙中山晚年致力恢复旧道
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
王蒙:《道德经》与中国
靳凤林·〖臣民道德的生
雷锋:从“道德完人”到
卢梭:道德卑微的大师 
传统道德与今天大家的金
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
血亲情理与道德理性的鲜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
最新热门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时间:2009-6-25 14:47:59  来源:不详

  老子并不相信所谓人的智慧。“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因此重要的不是“明民”,而是“愚之”。但这不意味着君主自己可以耍小聪明,同样要不得。七十一章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译文: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这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有道的人没有缺点,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这是一种自觉而深刻的谦卑。不知道所谓智慧的害处,会祸患无穷。因此不必去相信那些智者的“前识”,时刻警惕着,也许才可以免于过失吧。《道德经》一直提醒人们不要太自信和乐观。不要太相信自己已经发现和掌握了真理,不必太独断和专制。虚心一点总是好的。   如果做个总结的话,我想把话题转到心灵上来。一部经典读到最后,我们看到的就不该是一堆文字,而是一个心灵。读《论语》应该读出孔子的心灵,读《道德经》应该读出老子的心灵。孔子的心灵是热的,老子的是冷的。孔子的心灵是实的,老子的是虚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道德经》给我们的建议。一个被充满的心灵是喧闹的,甚至麻木。在虚静中,心灵才可以动起来,才可以发现这个世界的法则,发现真实的自己,也发现真实的他人。因此我们看老子对世界的描绘就有些清冷和虚静,作为世界开端的道是“独立而不改”的,从中分明可以看出透着寂寞和孤独。当这个世界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时,我们可以读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随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紧密和温情脉脉,互相之间少了些关心,却多了些自在。这正是老子智慧的精髓所在。

   问答:

  :您觉得在当前社会,我们谈《道德经》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道德经》并不会因为它产生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失去了价值。深刻的心灵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总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时至今日,《道德经》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共同的精神遗产。

  我自己第一次出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关于老子的,在德国的机场,接我的人手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的不是我的名字,而是一个大大的“道”字。这个场景是很富有象征意义的,正是道,老子的智慧,把生活在不同空间中的我们联系在一起。几年以后,在哈佛大学的游泳馆,偶然认识的一个美国人和我说他们有一个团体,每个月都会阅读讨论《道德经》。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