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王景愚《吃鸡》后家喻户
最新热门    
 
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研究

时间:2009-6-25 14:48:01  来源:不详
       

摘要:本文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子”这一老学发展的共同规律为背景,对南宋道教学者邵若愚的老学著作《道德真经直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其以“无欲”解《老》,追求“无心”之境,不仅反映了宋代老学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且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以及道教哲学在义理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邵若愚  《道德真经直解》  无欲  无心


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中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到了宋元时期,在儒、释、道三教合一这种大的思想背景之下,以佛解《老》成为了当时老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南宋道教学者邵若愚的《道德真经直解》便具有这方面的典型意义。本文拟对这一老学作品作一具体分析,以期凸显邵若愚在《老子》解释方面的独特见解以及老学发展的时代特征。



邵若愚在《道德真经直解·叙事》中明确宣称其解《老》宗旨是:“今所为注,凡言德者,事涉孔氏之门;言其大道虚寂,理准佛乘之旨。以儒释二教为证,撮道德合为一家。”看来,邵若愚解释《老子》时所追求的便是儒、释、道三者的会通,但从具体内容来看,邵注主要讲的还是佛老相融。为此,邵氏抓住“无欲”二字,作为了联结两者的桥梁。


《道德真经直解·纪末》记载了邵若愚与其弟子邓光的一段对话,邓光曰:“今者先生前设道德阶梯以理其次序也,不以术法注道者,斯可取也。直解此经,文浅义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