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王景愚《吃鸡》后家喻户
最新热门    
 
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研究

时间:2009-6-25 14:48:01  来源:不详
自虚无始化一气,因有一气之迹,是故可道。”这是对常道与可道性质的确定,与一般的理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接下来的解释就不同了:“夫大道者,人之真心也;一气者,心生之欲也。”邵氏没有按一般的观点,把道理解为宇宙的直接本体,而是把常道解释成了“人之真心”,一气也未理解为构成万物的中介和材料,而是解释成了“心生之欲”,这就为他的“无欲”说确立了基础。这个与道相当的真心,也可称为“无心”。邵氏说:“恍惚便是混元一气,乃人心也,心有所著,故生恍惚。心无所著,便是窈冥。老子先言有心之境,次明无心之道。”⑨又说:“无心非灭无也,谓无一切心,名曰无心。”[10]显然,这里也借用了佛教的观点,无心即指离妄念之真心,非谓无心识,而系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分别情识,处于不执著,不滞碍之自由状态。《宗镜录》卷83云:“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即道。”无心又可称为“无心之心”,即去掉了妄念的心。邵氏注“天下之至柔”章云:“天下之至柔者,无心之心,又玄是也。”也就是说,无心之心,是经过“双遣双非”后的无欲之心,它廓彻清静,内外无染,有如慧灯朗月,普照三界。


其三,无心即境空。境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乃指成为心意对象的世界,是物质和精神之总称。唐代圆晖《俱舍论颂疏·论本》云:“色等五境为境性,是境界故。”色等五境乃指客观世界中构成物质体的色、声、香、味、触五种属性,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接触五境开始的,五境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构成物体,这种关系称为“法”,五境加上法境,即成为六境。六境与六根(两者又称十二入)、六识共同构成由因缘假合而成宇宙万有的基本要素,从本质上说,一切皆空,而此点又必须得佛者才能认识到。现在我们看邵氏是如何用这一理论解释《老子》的。他注“天下有始”章云:“眼、耳、鼻、舌、身、意谓之六入,因六入而妄生诸缘,而为祸之门也。老子使人塞其兑,闭其六入之门是也。贪痴既息,则终身不勤。若开其兑,济其事,纳诸妄缘,则终身不救。夫六入以心为根,但除其根,则境自灭。”邵氏认为《老子》的“塞其兑,闭其门”就是要闭住六入之门,使人不至于陷入妄缘,而六入又以心为根源,因此塞兑闭门还必须从心上作文章。妄心既除,境将自灭,无心而为,自然境空,这样就能任其耳目而视听,不计贫富好丑,毋耽力役忧劳,游于世而无所累,以致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邵氏总结说:“以无心为法而能利于万物,是故居无心则善其地,心无心则善其渊,与无心则善其仁,言无心则善于信,政无心则善其治,事无心则善其能,动无心则善其时。”[11]可见,只要做到了无心虚寂,便万境自空,一切都将自然而成。


其四,无心即无执。邵氏借佛教之说,认为心存执著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他注“天下皆知”章云:“世人因著美善,事障本心,逐境以为,遂生八万四千烦恼。”因此,要想去掉烦恼,获得解脱,心中就不能有丝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