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老子思想价值取向与所谓
老子哲学对中国和世界哲
老子“人与自然”和谐思
老子:做人要像宇宙一样
首届全国老子学会会长论
国际老子文化周在京举办
“老子文化大讲堂”在明
李富春书法作品展在鹿邑
“纪念老子诞辰2584周年
纪念老子诞辰2584周年拜
最新热门    
 
老子哲学中的“有”与“无”

时间:2013-04-12 13:35:11  来源:不详
阶段的成果。

  众所周知,在老子之先,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就有了"群经之首"--《易经》,该书以占卜的方式沟通天人关系,并且形成了宗教领域内关于宇宙与人生的认识圆圈。据说曾是"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庄列传》的老子,显然有机会通晓易经等"古之道术"。有人认为《老子》、《易经》同源,这是很有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就是哲学化了的《易经》。我们不得不说,《老子》中的"有"与"无"及其关系同《易经》中的阴阳两爻及其组成的64卦所体现出来的变化规律有着内在的联系。《易经》对中华民族思维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在于它以符号的方式,将"天"、"人"关系放置在众多的"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二元论关系思维模式。我在《<易经>与中华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一文中详细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思维模式正是"有"、"无"二元论。然而,今本《老子》第四十章却有这样的表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老子》第一章中的论述显然是矛盾的。两千年来,人们虽然明显地觉察到其中矛盾之处,然而由于缺少有力的证据而无法使此问题得到合理解释。直到郭店楚简出土,问题的真相才得以大白于天下。楚简《老子》甲本中有这样的论述:"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亡。"原来 "有生于无"中的"有"乃是承上文"天下之物生于有"中的"有"字衍生出来的,老子哲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有生于无"之命题,"有"、"无"统一于"道",两者不存在本末先后贵贱问题。但是,楚简《老子》中这一重要发现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仍有不少人认为:"简文此句句首脱'有'字",即"生于亡"句首脱"有"字,仍然坚持传统"有生于无"说法。"有"、"无"如果仅仅只是"有生于无"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那么,老子哲学何"妙"之有?何"玄"之有?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可能是由于《老子》在人们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老子哲学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在那样一个人类心智渐开的时代,老子就有了对世界本原问题的透彻理解。"道"与"有"、"无"是本体论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许多西方哲学家提出的基本哲学概念都与老子哲学有着相似之处。

  完全正确地认识"道"、"有"、"无"是十分困难的,这是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无法企及的终极本体论问题。无论是中国的老子,还是同样着迷于存在"有"与"无" 的现代西方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也一样得不出终极意义上的结论。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