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历史名人正文
民国要人宋子文的晚年退
大节不亏的民国总理唐绍
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的
民国刺客:炸死日本大将
才华横溢民国四公子之首
老北京八大胡同里名妓:
昔日红颜:民国时期的名
民国时期的名媛贵妇(组
上官婉儿:周旋于大唐权
透过诗词看性情:才女李
最新热门    
 
民国才女张爱玲缘何情系《海上花》

时间:2009-4-17 22:58:14  来源:文学报
实,做出一些有理有据的勾勒。譬如,张爱玲最初知道《海上花》是因为读了胡适考证该书的文章,她由衷喜欢《海上花》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胡适提倡该书的影响。而在胡适面前,张爱玲不仅怀有知遇之恩,而且自云是“如对神明”,因此,在她对《海上花》的喜爱与推崇里,便很自然地融入了对胡适的信任与景仰。而她后来围绕《海上花》所做的译注工作,更是明显包含着对已逝的胡适的追思与缅怀——尽管胡适并不赞成《海上花》的“官话”翻译。关于这点,我们读作家的散文《忆胡适之》,不难有充分而深切的感受。从这一意义讲,是胡适诱发并强化了张爱玲的《海上花》情结。再如,张爱玲一向喜欢《红楼梦》的细密真实,平淡无奇,着力表现普通的人间回声,而《海上花》恰恰是沿着《红楼梦》的传统走下来的,并且把这种传统发展到了极致。在这种情况下,张爱玲钟情《海上花》,说到底是钟情从《红楼梦》到《海上花》所延续的中国古典小说曾有的重平实、反传奇的艺术传统。这当中由审美趣味所产生的欣赏与亲和作用,自然不容忽视。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张爱玲与《海上花》的情感牵连亦如海明威所说的文学“冰山”,它的一部分展露在水面之上,我们透过作家的传记材料、尤其是她作品的娓娓道来,就可以比较直观并相对清晰地加以把握;而另一部分则隐藏在水面之下——在很多时候和很多问题上,张爱玲似乎不愿意直接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是常常将这一切有意或无意地浸透于形象和语言的目送手挥、注此写彼之中,因而具有曲折隐晦、弦外生音的特点。她对《海上花》的态度恰恰可作如是观。因此,我们要想从纵深处清理张爱玲和《海上花》的情感脉络,还必须进入作家的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做一番小心翼翼的把脉和探照。张爱玲1952年离沪赴港后转美。在32年的大陆生活中,作家虽有童稚时的短居天津和求学时的逗留香港,但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于是,这座充斥着异域文明和商业文化的东方大都市,这座大都市特有的林林总总的人情物态和形形色色的世相面影,便通过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进入了作家心灵,并最终构成了她终生依恋的精神故乡与文化根脉。反映到创作上,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无论题旨、手法如何变幻,上海都是一种背景、一种情调、一种氛围,一种永远或隐或显、或浓或淡的精神存在。有时小说的地点即使移至香港,也仍然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即为上海人写香港传奇。这种根深蒂固而又无所不在的上海情结,无疑也会影响到作家的阅读趣味,使她无形中乐于透过文字镜像来欣赏和品味大上海,这时,以白描手法写活了近代上海的风情的《海上花》,便很自然地成为作家特别喜爱和推重的小说作品。如果说这种喜爱和推重在作家那里,最初只是一种缘于文化根脉的审美偏好,那么,随着她的离开大陆和漂泊海外,就越来越演变成其魂牵海上的精神管道,直至化为其上海情结的重要寄托。作家晚年写有题为《“嗄?”?》的随笔,其中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