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历史名人正文
陈果夫
最新热门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因何失势?西安事变站错队

时间:2009-4-17 23:06:15  来源:书摘
朱绍良等高级将领都召到西安,任蒋鼎文为“剿共”司令,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并决定将中央军三十万人马调来西北,准备把张、杨的部队调到二线(东北军调到福建,十七路军调到安徽),由他亲自指挥这所谓“最后五分钟”的决战。

1936年12月7日,蒋介石再次命令张、杨加紧进剿我陕北革命根据地。张学良向蒋介石痛哭陈述联共抗日的道理,蒋介石拍桌子严词训斥张学良说:你就是把我打死,我的剿共政策也不变。9日,西安学生和群众举行大规模的爱国示威游行,要求团结抗日。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用武力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张学良赶赴灞桥(由西安市区通往临潼的必经之地)劝阻。第二天,张学良向蒋介石谈及劝阻情况。蒋后来在《西安半月记》中说:“汉卿向余报告在灞桥对请愿者说话,曾谓:‘我可为你们的代表,有话可以代达;同时,我亦可为委员长代表,可酌量考虑你们的要求。’彼自以所言甚得体,言时甚得意。余当即纠正其谬,谓:‘一人决不能做两方面代表而站在中间。所谓信仰领袖,应如此乎?’”在这一天日记中,蒋介石说:“对张学良说话,不可太重。张学良为人小事精明,而心志不定,可悲也。”

在这种形势下,“西安事变”发生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软禁了蒋介石,马上通电全国,提出了八项主张,中心点就是要求“停止一切内战”,“开放民众爱国运动”,表示“我们持有公理,决不后悔。我们唯一的希望,只是求这些政策的实现和对国家有所贡献。让全国的同胞来裁判我们的功罪。”

核心提示:
如果说蒋介石与二陈的关系疏远及至向交恶方向发展,在西安事变之前是一种量的积累的话,那么,到了西安事变,却发生质的变化。西安事变是蒋介石一生经历中的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他常以此作为参照系来观察每一个人,从每个人在这个事变中的一言一行来判断此人与自己的关系。陈果夫、陈立夫极力主张以武力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与何应钦一唱一和,尽管在主观上陈果夫、陈立夫并不想把蒋介石推向死亡的深渊,蒋介石对他们来说是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无论怎么样,他们需要蒋介石,但是,在客观上,陈果夫、陈立夫的态度实在让蒋介石无法忍受,这无疑是把蒋介石往绝路上逼,这样一来,蒋介石怎能不恨他们。所以,就蒋介石与二陈的感情来说,西安事变的确成了一个分水岭,把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多年的私交,连同上一辈留下的那份感情一刀斩断。

陈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