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西安建筑:民族文化精神
我是朱元璋后代 西安市
杨虎城之孙杨瀚受聘西安
西安牛羊肉泡馍被列入国
西安唐代大雁塔发现宋人
西安南郊出大批文物 南
西安碑林展出书法珍品 
揭秘西安事变中的宋氏兄
鲜为人知:宋庆龄在西安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因何
最新热门    
 
西安交大寻古迹 白居易曾在这里养竹子(图)

时间:2009-10-23 11:08:21  来源:西安晚报

    这里曾是“唐代的天安门广场”

    记者找到了家住交大三村的孙民柱先生家,他告诉记者:西安交通大学地处唐代道政坊和常乐坊之上,北临兴庆宫,西接大唐国际贸易中心“东市”,东有唐长安城东城墙及春明门,遗迹遗存非常丰富。唐代诗人白居易故居“东亭”,《琵琶行》一诗中琵琶女所住的“虾蟆陵”,兴庆宫勤政务本楼广场,“中国第一老丈人”独孤信“赵景公寺”,都曾在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内。

    孙民柱在交大早就有一个响当当的封号——校园历史研究第一人。孙老先生本是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副研究员,1982年,他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工作,从小便对历史文化兴趣浓厚的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研究交大的校史和西安城的历史地理。“我研究中的很多数据都是自己拿着尺子实地测量出来的。”孙老先生说。孙老先生肚子里装了太多太多关于交大校园历史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一见到记者,他便从厚厚的一叠资料中拿出一沓有点泛黄的纸,等他慢慢展开,才发现原来是一幅详细标绘交大校园古代遗迹的地图,地图有一米多长,展开后比一面茶几还大,哪儿是古代遗迹、哪儿是现代建筑,图中都标绘得清清楚楚。“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数据基本都是我实地测量出来的,同时还结合了我对史料的考证。”孙民柱说。地图的下方写着,这幅《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史迹图》初稿绘于1996年9月,1997年9月进行了修订。一看地图,就知道孙老先生花费了很大工夫,他不仅将如今交大的各个地方标识得清清楚楚,还将唐代的“交大地图”展示得明明白白,兴庆宫的门楼、建筑,长安城东城墙及春明门、夹道,大唐东市,道政坊和常乐坊内的名人故居、寺庙、陵寝,全都在地图上找得到。粗粗一看,交大校址上的古代遗迹真是密密麻麻,何止9处,足有十几处之多!

    孙老先生指着地图上交大校园的西北角说,这里本是道政坊的一部分,唐玄宗把道政坊的西北角割走一块,再从东市割走一块,和兴庆宫的西南边共同建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广场,这处广场以兴庆宫西南角的勤政务本楼为中心,有20余万平方米,是唐玄宗举办盛大活动、招待外国使节、文武百官的场所,孙民柱形象地称之为“唐代的天安门广场”。

    此外,据孙民柱考证,在隋代大兴城、唐长安城的道政、常乐坊内,居住过四十余位历史人物,有名气的就有十余位。唐高祖李渊第六个女儿长沙公主、唐肃宗第三个女儿和政公主的故宅;唐太宗贞观年间名将、吏部尚书侯君集故居;唐高宗宰相张行成;以及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都曾在道政坊或常乐坊居住。

    这里有“中国第一老丈人”的寺院

    孙民柱指着他亲手绘制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史迹图》说:“长安城的‘坊’大部分都在东南西北各开一个门,由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将坊门相连,从地图上看,坊内被一个‘十字街’分成了四个部分。常乐坊的西南角有一处‘赵景公寺’。”赵景公是谁?此人来头不小,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老丈人”的独孤信,隋文帝那位有名的独孤皇后就是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死后,独孤皇后为父亲立寺以示怀念,独孤信被隋文帝尊封为“赵景公”,故此寺由此命名。独孤信还是西魏名帝宇文泰的亲家、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是西魏时期威震四方、信誉卓著的一代名将,因战功卓著,官职至宰辅,声名远播。他生有六子七女,个个出落得有模有样。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成为后来的“周明敬皇后”,生周宣帝宇文赟;四女嫁给大野虎的儿子大野昞(即李昞),生唐高祖李渊,李渊称帝后,封母亲为“元贞皇后”;七女嫁给普六如坚(即杨坚),杨坚建立隋朝,他就是开国皇后“文献后”,生隋炀帝杨广。独孤信的三个女儿,成为三个不同朝代的皇后,繁衍了三朝皇帝的血脉,成为历史上令人敬仰的龙凤家族。独孤信成为“三朝国丈”,荣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岳父”的桂冠。

    1997年3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的西南区,一批古代建筑遗迹被发现了,出土了残石一通、石座一方、柱础石三个,残石的侧面刻有“开成元年十二月二十日立”11个楷书大字,字迹工整修理、清晰完整。孙民柱说:“当时出土的柱础石等现在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