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中国古代两大“顶尖技术
汉字在韩国的坎坷遭遇:
亚运会鼻祖王正廷:两度
薄一波回顾历史:周恩来
梁漱溟的两度婚恋 第一
流传千年秦代 传国玺 神
周海婴委员谈鲁迅两度相
被郭沫若指控为反动作家
多情却似总无情——白求
最新热门    
 
秦代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成原因何在(图)

时间:2009-11-2 20:35:01  来源:网易
    研读上述五段文字,可屡清秦始皇、二世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的历程:

    阿房宮从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开工修建。秦朝征调受过宫刑的刑徒和其他罪犯七十多万人分别修建阿房宮与骊山陵,并明确说明秦始皇时阿房宮没有建成,等建成后再另外选个好名字来命名它。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死,九月被葬于骊山陵。秦始皇去世时,阿房宫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来,工地的刑徒都被调到骊山陵去填土。二世皇帝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了7个月。为实现先帝的意愿,秦二世从陵墓工程中调出部分人力继续修筑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二世皇帝二年(前208年)冬,陈胜派周章等部将打到戏水,有兵数十万。二世皇帝将骊山刑徒全部武装起来前去抵抗,骊山陵墓的封土工程也被迫停工。在当时天下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和战事危急的状态下,阿房宮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于是,秦统治集团内部在阿房宮是否继续修建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二世皇帝停止修建阿房宫,触怒二世皇帝,被送交司法官署问罪,三人还因此丢了性命。可见这时的阿房宮工程还没有完成。二世皇帝三年(前207年)八月,赵高作乱,将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二世既死,阿房宫便成了“半拉子”工程。那么,秦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的原因有哪些呢?


    二、秦两度修建阿房宮未成之原因

    依据司马迁对秦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历程的记载,再结合阿房宫考古资料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可看出,秦两度修建阿房宫未果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工程规模庞大

    阿房宫工程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独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这是《史记》里描述阿房宫兴建规模总体规划与布局的唯一一段文字,它告诉人们这座朝官的设计规模十分宏大,必须分期完成。一期工程是先造前殿阿房,它是未来整座朝宫的主体建筑,是主殿,是皇帝与朝臣议政的地方。单是这座前殿阿房宫,其规模就足以惊人:东西宽五百步,约合今700米,南北长五十丈,约合今115米,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殿上可以容纳一万人就坐,殿下可以立五丈高的旗帜。朝宫的二期工程是在前殿阿房宫及其附属建筑竣工后,以阿房宫为中心,在其周围架设天桥阁道并从殿前直达终南山,还在山顶修建宫阙。又在殿后修建复道,由阿房宫北渡渭水,连接咸阳宫殿,认为这仿佛就像天顶阁道星从北斗星横渡过银河而直达营室星一样。这是文献中的记载。而考古发掘出的阿房宫工程的规模有多大呢?

    阿房宫考古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从考证阿房宫前殿遗址开始的。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位于今西安市以西13公里处的渭河以南,与秦都咸阳城隔渭水相望。从2002年10月到2004年11月,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古发掘,得出的结果即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查清了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后,阿房宫考古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要查清整个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为了查清阿房宫遗址究竟有多大,从2004年11月至2007年11月底,考古队在前殿遗址之外西至沣河6公里、北至渭河11公里、东至黄河2公里、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3,5公里,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考古工作,先后对纪阳寨遗址、传说是阿房宫的烽火台遗址、传说是阿房宫的上天台遗址、传说是秦阿房宫的磁石门遗址、秧歌台遗址等进行了勘探发掘,结果表明这些遗址或是战国时期秦国所修建之上林苑中的建筑,或是汉代上林苑的建筑,在135平方公里范围内均未发现与阿房宫前殿遗址同时代的秦代建筑遗址,从而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的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