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周恩来六上《时代》封面
揭秘:张春桥的离婚梦如
史海揭秘为慈禧照相的中
揭秘吕正操三晤张学良劝
揭秘《水浒传》内幕:宋
毛泽东神往的战神是水货
邓小平八次登《时代》封
揭秘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
图:蒙难黑海 揭秘传奇
揭秘毛泽东与林彪的九次
最新热门    
 
揭秘最真实的贞观之治:一场形式主义的乌托邦(图)

时间:2009-11-4 10:53:40  来源:凤凰网
一直留存在正史当中。而最早的,也是唯一的证据,就是李世民上面的这番话。实际上,这段话却是信口雌黄。《旧唐书》的史料来源,一是房玄龄等人主持的国史馆修撰的国史,另外还有太宗的“御用撰史人”许敬宗编撰的《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等书。而这段“高祖称臣”的记载,正是由许敬宗秉承太宗旨意捏造,编入《太宗实录》,日后被史官原文抄入了《旧唐书》。

    其实,秉承唐太宗旨意,为唐高祖捏造各种不光彩履历这种事情,许敬宗还干了不少,譬如,《资治通鉴》记载,武德三年五月,“秦王世民引军自晋州还夏县,屠之”。

    司马光在这段话后面附了一段《考异》,说:“据《高祖实录》记载,唐高祖曾经说:'当年平定薛举,没有杀俘,以至于他们再次叛乱,所以这次一定要把能够参军的男子全部杀掉。'显然,这是许敬宗将太宗的罪过推诿给太祖,所以不予采用。”

    再譬如,《通鉴》同一卷里还有一段关于唐军击破军阀刘黑闼的记载。司马光也愤愤不平地留下一段《考异》:“据《太宗实录》记载,刘黑闼再次造反,高祖对太宗说:'上次击破刘黑闼,我想杀光他的党羽和部队,将崤山以东变成无人区,你不听我言,落了现在这个结局'。高祖随后派李建成去平叛,命其坑杀叛区所有15岁以上的男丁。最后,在李世民的苦苦劝谏下,此事方才作罢。”

    司马光一番考据之后,对这段记载不屑一顾,说道:“高祖即使再不仁,也不至于有杀光整个崤山以东地区百姓的事,史臣们想把所有的优点都送给太宗,但对高祖的污蔑,未免也太过分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五

    为父亲捏造这些“劣迹”,对李世民而言,有着很强烈的现实目的。

    譬如“高祖称臣”这件事情,往大了说,和将自己塑造成太原起兵的首倡者一样,可以凸显出自己在创立唐帝国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自己手里,帝国才得以脱离对突厥的附庸地位,取得绝对的独立性;往小了说,则是讳疾忌医,借诬蔑老父“称臣突厥”,来掩饰自己即位初年与突厥“结盟”的那场“渭水之耻”(武德九年,太宗登基,突厥来犯,太宗在渭水与之订立屈辱性盟约)。既然在老父手里帝国已经向突厥称臣,那么自己当年在渭水河畔,虽然以大量人口、金帛委曲求全,但比起称臣的耻辱来,好歹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

    这些最后都成了李世民用来规避走向“内圣”的各种障碍的手段。

    玄武门前浓重的血迹和随后对老父的幽禁,既举世皆知,自然成了李世民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有两层含义:家庭伦理道德中的“孝悌”与政治伦理道德中的“正统”。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暴君都曾面临过类似的道德难题,不同的是,他们都没有像李世民这般迫切地想要去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这和李世民当日所面对的险恶局势有关,譬如太子李建成的残余势力仍然足够庞大,而李世民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李建成旧部打出“诛篡逆,复正统”的旗号。另一方面,李世民所获得的舆论支持,主要来自儒家知识分子,他早年设立的文学馆,网罗了四方名流贤达,尤其是“十八学士”海内知名。为了换取这些儒家知识分子们所把持的社会舆论的支持,李世民也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解开这个道德难题。

    简而言之,解决这些道德难题,一开始动力并不是成为“内圣”,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获取尽可能多的支持。所以,李世民处心积虑地大造社会舆论,将自己打扮成太原起兵的首倡者,不过是为了抹杀父亲作为创业之主的地位;同理,极力抹杀兄长李建成在创业过程中的功绩,也是为了证明他不够资格拥有这个帝国。论功行赏,这帝国只能是李世民的,老父亲一不小心做了唐高祖,明摆着是占了自己的便宜。然后再在史书中伪造几条“高祖许诺以秦王为太子”之类的记载,“正统”问题也就算勉勉强强地解决了。

    而解决监禁父亲所带来的“孝悌”问题,李世民则采取了一种迂回策略。他诬蔑父亲多次有过丧心病狂的大屠杀的“劣迹”,甚至将兄长李建成也虚构成执行老父大屠杀政策的刽子手,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想要用“仁”之大义来规避“孝”之小义而已。在儒家政治理念中,天下乃有德之人的天下,高祖李渊既然如此残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