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第六届…
难产东北虎剖腹产下双胞…
最新热门    
 
东北地域文化三题

时间:2009-7-14 15:20:43  来源:不详
1年在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辽墓中发现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干尸。

 

 

女真镂空环形玉器

 

  (三)社会生活方面

 

  契丹、女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风俗不仅流行于当时,有些还被后世承袭下来,丰富了我国的民俗文化。

 

  契丹人的生产方式,如凿冰钩鱼、叉鱼等,被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赫哲人、达斡尔人沿用下来,直至清代和民国初年仍是如此。契丹饮食文化因地制宜,如蜜饯、果脯等,采用蜜蜡浸渍水果而成,有利于保存。清代东北仍有以欧李(野果)“渍以饧蜜”之俗,今日北京特产果脯,应是与契丹人的“蜜渍山果”、“蜜晒山果”之类一脉相承的。

 

  辽代各民族间交往频繁,他们在服饰上互相学习借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契丹人改穿汉服,汉人也穿契丹装。宋人苏辙出使契丹,在《燕山》诗中说:“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出山》诗说:“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说明今北京一带汉人衣着习俗已经部分地“契丹化”了。契丹服饰的影响所及,也传到了北宋。同样,金代女真的服饰不仅对境内汉人,而且对南宋产生影响。女真衣冠在北宋旧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一度颇为时兴。范成大《相国寺》诗曰:“闻说今朝恰开寺,羊裘狼帽趁时新。”而且寺中杂货“皆胡俗所需”。女真的服饰还传到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以致南宋当局命令禁止“左衽胡风”。

 

  女真人无论尊卑贵贱,用来寝息、取暖的火炕,在北方农村一直沿用至今。由上可见,契丹、女真及辽金时期的东北文化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