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淮茗:一部从学科角度探…
最新热门    
 
李志茗: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

时间:2009-7-15 14:26:09  来源:不详
绪帝与他在改革的问题上发生很大矛盾,早有排斥之意,所以放逐翁氏的上谕,是出自光绪帝硃笔,而非慈禧的懿旨;关于二品大臣谢恩与当时的制度规定有关,光绪亲政后,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慈禧太后,她通过事前请示和事后报告制度对光绪的权力进行监控,“简放大员及各项要差”就明确规定由“皇上奏明皇太后”(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第29页),因此新授大臣向慈禧谢恩只不过重申规定而已,并无弦外之音;至于荣禄所接统的三军,本来都归直隶总督节制,属于荣禄的职权范围,天津阅兵只是为了证明慈禧太后对军队的控制,显示其权威,因为“此时的慈禧太后不可能预测后来的政治走向;退一步说,慈禧太后若要‘训政’,根本用不着到天津去借助荣禄之手”(《〈我史〉鉴注》第422页)。所以说“盖训政之变已伏”是过高估计了慈禧太后的政治预见力。

  有趣的是,最先想到发动政变的倒是康有为等维新党人。早在戊戌年间的六月中上旬,他们就已有拉拢袁世凯以发动政变的行动。当时,康有为派徐致靖的侄子徐仁録去天津小站找袁世凯密谈数日。徐归告袁为其所打动,于是康有为等决定向光绪举荐袁世凯。与此同时,康有为还派徐致靖、谭嗣同等出面,劝王照前往聂士成部策动,“且许聂以总督直隶”,但是遭到王照的拒绝(《近代稗海》第1册,第5页)。到了七月下旬,康有为等已决定发动军事政变:第一步是为徐致靖草折荐袁取得成功,袁世凯授候补侍郎;第二步是制定了围园劫后的计划,即以袁世凯率部围颐和园,以毕永年率百余人捉拿慈禧太后。可是就在此时,光绪却托新任军机章京杨锐带出密诏,说自己权力不足,若要尽变旧法、尽黜昏庸之人,“朕位且不保”。于是,康有为等决定铤而走险,“说袁勤王”,遂派谭嗣同于八月初三日晚上面见袁世凯,请袁杀荣禄,并派兵入京,一部围颐和园,一部入宫。但袁世凯对此只是虚词应对,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因而康有为等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我史〉鉴注》第762页)。对于这个过程,康有为在《我史》中过滤了一些细节,虚构了部分事实,如他只字不提最重要的围园劫后的计划;把光绪的密诏说成是第一道密诏,将自己定为受诏之人,并对密诏作了较大的文字改动,将“朕位且不保”窜改成“朕位且不保,令与诸同志设法密救”;之后又伪造第二道密诏由林旭颁给,中有“共建大业”等语。茅海建先生认为即使有所谓第二道密诏,“共建大业”一语也与光绪帝的身份不符,不是君主对臣子的口气(第742页)。

  戊戌政变发生在八月初六日,事先并无预谋。初三日当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时,慈禧太后也做出了第二天还西苑、初六日回颐和园的决定。西苑,即今日北海和中南海,位于皇宫的西侧。光绪亲政后,慈禧太后就由宫中储秀宫搬到西苑的仪鸾殿,一般不住在宫中。据茅海建先生考证,慈禧太后自住颐和园后,每次回西苑都有特殊的理由。这次是因为御史杨崇伊的奏折。杨折请慈禧太后立即训政,其中一个理由是“风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