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论语》译话:有朋自远…
《论语》译话:学而时习…
黄燕生:《论语》学研究…
最新热门    
 
《论语》译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间:2009-7-17 14:23:45  来源:不详
也说明了中国的文化思想和西方的科学精神的差异。中国提倡“人不知而不愠”,用韦利的话说,就是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承认,应该满不在乎,而不应该努力争取。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反对争取承认个人的价值,说那是争名夺利,于是有价值的人得不到承认,结果得到承认的多是没有价值的人,于是中国就落后了。例如十多年前的某次法国文学名著《红与黑》译文的讨论会,会上批判了有价值的意译(如“这种粗活看来非常艰苦,头一回从瑞士翻山越岭到法国来的游客,见了不免大惊小怪”),赞扬了翻译腔严重的直译(如“这种劳动看上去如此艰苦,却是头一次深入到把法国和瑞士分开的这一带山区里来的旅行者最感到惊奇的劳动之一”)。意译者提出反意见,主办媒体却不予刊登。译者不太在乎,于是图书市场上劣译驱逐良译,对读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如果真有价值,就应该按照西方的科学精神,据理力争,而不能用《论语》的话。因此,《论语》就只有半部能治天下了。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