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陈鲁民:呼唤当代冯梦龙
陈振民:断句之误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
王玉民:古代日食二三事
最新热门    
 
杨建民:郁达夫周作人的一次编辑合作

时间:2009-7-31 12:26:43  来源:不详
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了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这是鲁迅作文的秘诀……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读完之后,还想翻转来从头再读的……近几年来,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于古雅遒劲的一途了。”

 

  郁达夫比较两人的文字风味:“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是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由思想引致态度:“他们的笃信科学,赞成进化论,热爱人类,有志改革社会,是弟兄一致的;而所主张的手段,却又各不相同。鲁迅是一味急进,宁为玉碎的,周作人则酷爱和平,想以人类爱来推进社会,用不流血的革命来实现他的理想。”

 

  “周作人头脑比鲁迅冷静,行动比鲁迅夷犹……”“鲁迅的性喜疑人——这是他自己说的话——所看到的都是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故而语多刻薄,发出来的尽是诛心之论;这与其说是他的天性使然,还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来得恰对……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上,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在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发酵的,却正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周作人的理智既经发达,又时时加以灌溉,所以便造成了他的博识,但他的态度却不是卖智与炫学的,谦虚和真诚的二重内美,终于使他的理智放了光,博识致了用。”

 

  郁达夫甚至这样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两人的为最丰富最伟大,我平时的偏嗜,亦以此二人的散文为最所溺爱。一经开选,如窃贼入阿拉伯的宝库,东张西望,简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断,忍心割爱,痛加删削,结果还是把他们两人的作品选成了这一本集子的中心,从分量上说,他们的散文恐怕要占得全书的十分之六七。”

 

  虽然,郁达夫对其他如冰心、林语堂、丰子恺、钟敬文、朱自清、王统照、叶绍钧、茅盾等人的点评,也颇多确当见解和精妙文字,堪称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家风格谈。结语

 

  《中国新文学大系》,从开编到出齐,不过一年多一点时间(本来可以一年内出齐,因阿英父亲出事,略有耽误,他负责的一册延至次年2月出版)。之后,虽然主编者赵家璧还颇有野心,想接续再编下去,可惜,日本人的入侵,使得良友图书公司损失惨重,随即宣告破产,后几经努力,仍无结果。这样一项有绝大价值的工程,便由此停顿下去。所幸的是,留下了这部由当时文坛各领域领军人物编选的十大卷集子,为新文学最初十年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和实绩,仅此功劳,亦堪称卓绝。其中编选者通力合作,也展示了各自风采。仅从周作人与郁达夫编选散文过程的分工合作,亦可看出他们对文学事业的虔诚和别具的眼光。这部“大系”,数十年后重新精印再版,显现了其长久的价值。所以,记录其中两位学人的通力合作,一窥当时人的精神风貌,由文至人,我们对这部“大系”的领会,也许就能更为全面,更为丰富,对其中的特别价值,应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