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阿来:作协不是股份公司…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
作家阿来:文学要追求世…
最新热门    
 
阿来: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民族文化

时间:2009-8-7 11:23:54  来源:不详
今年夏天,我去参加一个中国与韩国作家的对话会.会议的后半段,去附近一个高原湖泊区观光旅行.这个湖位于青藏高原,湖畔的草原上生活着许多藏族人.他们或者在草原上游牧,或者在湖畔一些宜于耕作的土地上种植一些能够在高原的短暂夏天迅速成长的农作物.我们到达的那个时段,湖畔成千上万亩的土地开满油菜――当地一种农作物金黄色的花朵.在这里,几百平方公里湛蓝湖泊是可以观赏的,包围着湖泊的草原是可以观赏的,藏人的游牧是可以观赏的,他们种植的庄稼形成的花海也是可以观赏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这些可观赏的存在被叫做资源,旅游资源.顺理成章,凡是资源会得到开发.旅游公司,酒店,环湖公路已经建立并在进一步完善.游客从空中,从陆地向此地汇聚.游客来自中国的各个地方,来自世界的不同国家.汉语,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那么多不同的语言在湖畔响起.酒店里挂着好多个时钟,除了本地时间,还显示着纽约,巴黎,东京等地的时间.这就是全球化.在这表象之下,旅游公司的运作,酒店的管理,旅客们的兴趣所在,机场的建立,铁路的运行更是全球化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文化问题了.具体而言,是当地的游牧的,农耕的藏民族的文化.我想大致包含了这样一些内容,他们的宗教,他们的生产方式,他们的饮食起居习惯,再深入一些,他们的自然观与历史感.游客的到来,当然是因为作为多样文化之一种的存在.但这些游客的来到,是对这个整体的文化有足够的兴趣与尊重吗?在实际的情形中,可能情况并不是这样.

 

现实的情况是,人人都可以感到经济的力量很强大,游客――外来的观赏者以消费名义具有了一种左右当地文化走向的力量.在游客进入一个异族的生活空间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期待.这种期待不是基于对于别种文化的真正理解,而是出于一种想像,并且希望那个文化能够符合自己的想像.因为经济的考量,当地政府和能从旅游业中获益的老百姓会因此被驱动,来分解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放大甚至改写那些符合同时作为外来者与消费者想像的部份,提供出来,使资源转化为收益,而另外一些部份,就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于是,自在的文化越来越具有表演性.适于表演与展现的部份,不断生长,而不适于表演与展现的部份就被遗忘.年深日久,这个文化就被重新改写与塑造了,而且是在文化保护的名义之下.我想,这种现象不止是藏族文化所面临的窘境,也是其他处于弱势的文化所面临的普遍状况.

 

我在很多地方旅行,发现那些经过改编与修饰的民间歌舞,已经从那些表演性的场所重返乡间,覆盖了更民间更朴素的那些真正的民间歌舞.而那些被覆盖的本是那些经过美饰的东西的源头.这是一种文化的消失.在中国,这种消失并不如西方一些人所想像的是出于一个巨大的文化灭绝的阴谋,而是一种因应了经济全球化而自发进行的过程.因为每一次微小变化的驱动力,都来自于在全球几乎完全相同的旅游业运行模式中,源于最大限度博取游客的欢心的惯常做法.这些惯常做法的重点就是让游客的欢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